Cty的Linux学习笔记(九)

本文介绍了Linux中常用的磁盘管理命令,如df、du、fdisk等,详细解释了这些命令的功能及常见用法,并提供了实用的例子帮助理解。

Linux学习笔记——第九篇

命令(command):

df(disk filesystem):用于查看已挂载的磁盘的总容量,使用容量,剩余容量,不可以加任何参数

    -i:表示查看inodes的使用情况

        例:df -i | grep -v tmpfs(grep过滤)

    -h:表示使用适合的单位显示

        例:df -h | grep -v tmpfs

    -k,-m:分别表示以kb和mb单位显示

        例:df -k | grep -v tmpfs或df -m | grep -v tmpfs

    -a:列出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系统特有的/proc等文件系统


du(disk usage):用来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所占的空间的大小

    格式:du [-abckmsh] [文件名或者目录名]

    -a:表示全部文件和目录的大小都列出来(若不指定单位,默认显示单位为“kb”)

    -b:表示列出的值以B为单位输出

    -k:表示以kb为单位输出,这和默认不加任何选项的输出是一致的

    -m:表示以mb为单位输出

    -h:表示系统自动调节单位

    -c:最后加总

    -s:只列出总和


fdisk:是Linux下硬盘的分区工具,但只能划分小于2TB的分区

    格式fdisk [-l] [设备名称]不加设备名称直接列出所有磁盘设备

    不加-l会进入分区模式,该模式下常用的选项:

        a:启动引导模式  

        b:编辑系统磁盘标签

        c:启动dos兼容模式

        d:删除分区

        g:创建一个空的全局唯一标识的分区表

        G:列出已知分区

        l:列出已知分区

        m:列出菜单

        n:新建分区

        o:创建一个新的dos分区表

        p:打印当前分区情况

        q:退出且不保存

        s:创建一个Sun标识符

        t:修改分区系统id

        u:修改显示/入口单元

        v:验证分区表

        w:保存

        x:其他功能


mke2fs,mkfs.ext2,mkfs.ext3,mkfs.ext4,mkfs.xfs:用于创建磁盘分区上的文件系统

    常用选项:

    -b:表示分区时设定每个数据区块占用的空间大小

    -i:表示设定inode的大小

    -N:表示设定inode的数量

    -c:表示在格式化前先检测一下磁盘是否有问题

    -L:表示预设该分区的标签

    -j:表示建立ext3格式的分区

    -t:用来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可以是ext2,ext3,也可以是ext4.


e2label:

    用于查看或修改分区的标签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