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尔最初是谷歌的程序员,负责谷歌地图,最后成了雅虎的CEO;雷军最初是金山的程序员,现在创立了雷军帝国,主要有四大业务:小米、金山、猎豹、YY;马化腾期初也是敲代码的,现在握有QQ和微信两大社交帝国。所以不要仅仅把自己定位为程序员,站在另一个高度去思考问题,未来有无限种可能。
如果现在的我去创业,去成为一家公司的CEO,我会从下面的三条线去考虑问题:
1)公司战略规划
2)产品/服务---->创新---->数据分析---->用户
3)资本运作(并购、投资、多元化盈利)
<战略规划> 关于公司的战略规划,一定要未雨绸缪,立足当下,眼光放长远。1)当前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否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趋势;2)三年后,如果我们公司的产品还这样,对用户是否还具备吸引力;如果不能,那么现在就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战略布局,优秀的领导要具备前瞻性的眼光。3)未来三年远远比过去的十年重要,我们要成为行业的规则制定者,为行业定下标准。4)细分市场,区分哪些是弹性需求,哪些是刚性需求,发力于刚性需求。
<产品/服务> 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盈利模式归结到底只有两种,你是卖产品还是卖服务,比如天猫平台,对阿里巴巴来说就是买服务的。好产品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收集数据,进行版本迭代,好好打磨。做好细节与个性化,用户直接感知的是公司的产品。市场上同质化的产品那么多,如何保证用户就买或者用你的产品,怎么做到这点?
做竞品分析,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一个好的产品的核心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有粘性,有比较好的用户体验。<产品/服务>
<创新> 原来中国经济三驾的马车是:出口、消费、投资;国家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后经济增长将依靠消费和创新驱动转型。对公司而言,创新包含两个方面:1)产品和服务层面的创新。市场上同类型的产品、应用那么多,如果你的应用没有颠覆性创新,用户凭什么改变原有的使用习惯,去使用你的产品。微创新,根本就不能打动投资人。为什么阿里巴巴的社交应用“往来”死掉了,我认为的原因是,相比于微信来说,来往创新不足,不能打动用户,不能让用户改变原来的使用习惯。2)盈利模式的创新。现在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很多都找不到盈利点,初创前期只追求用户基数,说有了用户基数就能盈利。其实这说明,创业者并没有做长远的考虑,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找不到准确的盈利模式,投资者根本不可能撒钱的。就比如《超级课程表》这款应用,根本不明确盈利点在哪?虽然《超级课程表》这款应用在豌豆荚上的下载量有450万,但是最近根本拿不到融资,听说要死掉了。
<数据分析> 大数据时代,最具备客观性的、最具备说服力的是数据。数据已经成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可以说得数据者得天下,领导者要善用数据进行理性决策。比如在“百度指数”中输入“皮革”,就可以看出皮革在移动端和PC端的增长趋势,皮革主要分布在浙江和广东两省、皮革从业者主要是20到40岁的男性等等客观信息。数据分析能够为企业指明发展方向,比如预测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家经济上行,可能就扩大生产规模;数据分析能够让企业实时了解消费者。使用与用户有关的数据,如社交媒体数据、搜索引擎数据进行分析,实时了解客户需要什么,以及何时想要。真正了解客户,就可以结合客户的个性化特点,给出针对性的广告,实现精准营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