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我们来深入解析 Oracle 数据库中的 db file async I/O submit 等待事件。这个事件与数据库文件(数据文件)的异步 I/O (AIO) 操作密切相关,它代表了数据库进程在发起异步 I/O 请求时所经历的等待,而非 I/O 操作本身的完成时间。
一、 等待事件介绍
- 名称:
db file async I/O submit - 分类:
System I/O(系统 I/O) 类等待事件。 - 含义: 当 Oracle 进程(主要是前台进程,也可能是并行查询从属进程)尝试向操作系统提交 (Submit) 一个或多个针对数据文件块的异步读取或写入请求时,如果操作系统无法立即接受该请求(例如,操作系统 AIO 队列已满或资源暂时不足),进程就会进入此等待状态。该事件记录了进程等待操作系统接受其异步 I/O 请求所花费的时间。
- 关键点:
- 提交阶段 (Submission Phase): 此事件发生在 I/O 请求的发起阶段,而非 I/O 操作的实际执行阶段。它衡量的是将请求放入操作系统 AIO 队列的延迟。
- 异步 I/O (AIO): 只在使用异步 I/O 机制访问数据文件时发生。同步 I/O (
db file sequential read,db file scattered read,db file parallel write) 不会产生此事件。 - 非阻塞尝试: 进程希望以非阻塞方式提交 I/O,但如果 OS AIO 子系统无法立即处理,则进程会被阻塞在此等待事件上。
- 潜在瓶颈指示器: 高等待时间通常表明操作系统级别的异步 I/O 子系统(队列、资源)成为瓶颈,或者 Oracle 提交 I/O 的速度超过了 OS 处理能力。
- 与物理 I/O 等待的区别: 它不是等待磁盘读取或写入完成(那是
db file parallel read,direct path read,db file parallel write,direct path write等事件),而是等待提交请求的机会。
二、 详细原理
-
异步 I/O (AIO) 工作流程回顾:
- 请求提交 (Submit): Oracle 进程准备一个或多个 I/O 请求(要读/写的块地址、缓冲区地址、操作类型),调用操作系统的异步 I/O 接口(如 Linux 的
io_submit, AIX 的aio_write/aio_read, Solaris 的aiowrite/aioread)将请求放入操作系统的 AIO 队列。 - 请求处理 (OS Processing): 操作系统内核接管请求,调度磁盘 I/O。此时 Oracle 进程可以继续执行其他任务(非阻塞)。
- 请求完成 (Completion): 当 I/O 操作完成(数据已读入内存或已写入磁盘),操作系统通过某种机制(如信号、回调函数、完成队列)通知 Oracle。
- 请求收割 (Reap): Oracle 进程(通常是发起进程或专门的 I/O 从属进程)检查或接收完成通知,确认 I/O 操作结果,处理数据或释放资源。
- 请求提交 (Submit): Oracle 进程准备一个或多个 I/O 请求(要读/写的块地址、缓冲区地址、操作类型),调用操作系统的异步 I/O 接口(如 Linux 的
-
db file async I/O submit的产生点:- 此事件专门发生在上述流程的第 1 步 - “请求提交 (Submit)”。
- 当 Oracle 进程调用
io_submit(或等效函数) 时,如果操作系统的 AIO 子系统无法立即接受这个提交请求,调用就会阻塞(或忙等失败后阻塞),Oracle 进程进入db file async I/O submit等待状态。 - 一旦操作系统 AIO 队列有空间或资源可用,接受了提交请求,该等待事件结束,Oracle 进程继续执行(可能去处理其他任务,等待 I/O 完成事件,或尝试提交更多 I/O)。
-
为什么提交会被阻塞?
- 操作系统 AIO 队列满: 这是最常见原因。每个操作系统对异步 I/O 请求队列都有大小限制(如 Linux 的
aio-max-nr限制总请求数,每个进程/上下文也可能有队列深度限制)。如果当前挂起的请求 (in-flight requests) 数量达到上限,新提交的请求必须等待队列腾出空位。 - 操作系统 AIO 资源紧张: AIO 上下文、事件通知结构等内核资源不足。
- 内核调度延迟: 内核处理提交请求的线程或机制繁忙。
- Oracle 提交速率过高: 如果数据库进程生成 I/O 请求的速度远超操作系统 AIO 子系统处理请求的速度,就会导致提交队列积压。
- 操作系统 AIO 队列满: 这是最常见原因。每个操作系统对异步 I/O 请求队列都有大小限制(如 Linux 的
三、 产生的过程 (场景)
该等待事件在数据库进程使用异步 I/O 访问数据文件块时可能发生,常见于以下操作:
- 全表扫描 (Full Table Scans - FTS): 当进行大型全表扫描时,Oracle 倾向于使用异步 I/O (
db file parallel read) 或直接路径读 (direct path read) 来预取多个块。在提交这些批量预取请求时,可能遭遇async I/O submit等待。 - 索引快速全扫描 (Index Fast Full Scans - IFFS): 类似于 FTS,对索引段进行快速全扫描也会使用异步 I/O 读取多个叶子块。
- 并行查询 (Parallel Query): 并行查询从属进程 (
Pnnn) 广泛使用异步 I/O 来高效处理分配给它们的数据块范围。高并发的并行查询会生成大量异步 I/O 提交请求。 - 直接路径读取 (Direct Path Read): 当排序或并行 DML 操作使用直接路径读绕过 Buffer Cache 时,会直接使用异步 I/O 从磁盘读取数据文件块到 PGA。提交这些读请求时可能等待。
- 直接路径写入 (Direct Path Write): 如
INSERT /*+ APPEND */(直接路径插入)、并行 DML、数据泵导入、CREATE TABLE AS SELECT等操作,使用直接路径写将数据块直接写入数据文件,也依赖异步 I/O (db file parallel write)。提交大批量写请求时容易触发此等待。 - 备份与恢复操作: RMAN 备份(读取)和恢复(写入)操作,尤其是使用大通道或并行备份时,会产生大量的异步 I/O 请求。
- DBWR 写入 (特定配置): 如果配置了异步 I/O (
DISK_ASYNCH_IO=TRUE且 OS 支持),DBWR 进程在写出脏块时也可能使用异步 I/O。大量写入时提交请求可能排队。 - 任何高吞吐量、大批量的数据文件 I/O 操作: 只要使用了异步 I/O 且提交速率超过了 OS AIO 子系统的处理能力。
四、 可能的原因 (导致等待时间过长)
高 db file async I/O submit 等待时间或高等待次数表明 I/O 请求的提交环节存在瓶颈,而非磁盘本身慢。主要原因包括:
- 操作系统异步 I/O 配置限制 (最常见原因):
- AIO 队列深度过小: 操作系统全局或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大未完成异步 I/O 请求数 (AIO Queue Depth / Slot Limit) 设置过低(如 Linux 默认的
aio-max-nr可能不够大,或进程级别的限制)。这是队列满的根本原因。 - AIO 内核资源不足: 操作系统配置的 AIO 上下文 (
aio contexts) 或事件结构数量不足。
- AIO 队列深度过小: 操作系统全局或每个进程允许的最大未完成异步 I/O 请求数 (AIO Queue Depth / Slot Limit) 设置过低(如 Linux 默认的
- Oracle 进程提交 I/O 速率过高:
- 过度并行度 (DOP): 过高的并行查询度 (
PARALLEL DEGREE) 或过多的并行从属进程,导致瞬间产生海量异步 I/O 请求,远超 OS AIO 队列处理能力。 - 大型全扫描 / 直接路径操作: 对巨型表或索引进行扫描,或者执行大量数据的直接路径加载,本身就会产生极高频率的 I/O 提交请求。
- 激进的预取设置: 过大的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或PARALLEL_DEGREE_LIMIT可能导致每次提交请求包含更多块,虽然减少了提交次数但可能更容易触发队列满? (需要结合上下文看)。更常见的是高并发下的小请求淹没队列。
- 过度并行度 (DOP): 过高的并行查询度 (
- 操作系统内核瓶颈:
- CPU 饱和: 系统 CPU 利用率达到 100%,特别是内核态 (
sys%) CPU 很高,导致处理 AIO 提交请求的内核线程无法及时响应。 - 内核锁争用: 操作系统内核内部保护 AIO 队列或资源的锁出现争用。
- 低效的 AIO 实现: 特定操作系统版本或内核的 AIO 实现存在效率问题或 Bug。
- CPU 饱和: 系统 CPU 利用率达到 100%,特别是内核态 (
- 存储虚拟化层或驱动程序瓶颈:
- 在虚拟化环境 (VMware, KVM) 中,虚拟 SCSI 控制器或 Hypervisor 的 I/O 调度可能成为瓶颈。
- HBA 卡驱动程序或固件问题,处理 AIO 请求效率低下。
- Oracle 内部 I/O 从属进程配置 (较少见):
- 如果使用了 I/O 从属进程 (
I/O Slaves,通过DBWR_IO_SLAVES,BACKUP_TAPE_IO_SLAVES,DISK_ASYNCH_IO等参数配置) 来模拟 AIO 或处理完成通知,这些从属进程的数量 (I/O Slaves) 不足或管理效率低,可能间接影响提交效率(虽然主要影响收割)。现代系统通常直接使用内核 AIO。
- 如果使用了 I/O 从属进程 (
五、 详细排查过程
-
确认问题与严重性:
- AWR/ASH 报告: 首要步骤。
Top Timed Events: 确认db file async I/O submit是否在列,关注Total Wait Time (s),% DB time,Avg Wait (ms)。Avg Wait (ms)是关键指标。即使等待次数 (Total Waits) 高,如果Avg Wait很低(如 < 1ms),通常无需过度担心。Avg Wait > 1ms就值得关注,> 5ms 很可能存在瓶颈。Wait Events Statistics/Event Histogram: 查看此等待事件的等待时间分布。大量高延迟等待(> 4ms, > 8ms, > 16ms)强烈指向问题。Operating System Statistics: 查看OS AIVE SUBT(或类似名称) 的统计项,记录异步 I/O 提交的次数和可能的总时间(如果 OS 提供)。对比OS AIO RQST QLEN MAX(最大队列长度) 和OS AIO RQST QLEN AVG(平均队列长度) 是否持续高位(接近或达到最大值)。
V$SYSTEM_EVENT:
计算平均等待时间 (SELECT EVENT, TOTAL_WAITS, TIME_WAITED_MICRO, ROUND(TIME_WAITED_MICRO / 1000000, 2) AS TIME_WAITED_SEC, ROUND((TIME_WAITED_MICRO / TOTAL_WAITS) / 1000, 2) AS AVG_WAIT_MS FROM V$SYSTEM_EVENT WHERE EVENT = 'db file async I/O submit';AVG_WAIT_MS)。V$SESSION_EVENT/V$ACTIVE_SESSION_HISTORY(ASH): 如果问题会话已知,定位具体会话的等待情况。结合SQL_ID,SQL_OPNAME(如PX Deq: Execute Reply,direct path read,direct path write) 找出触发高提交等待的 SQL 和操作类型。
- AWR/ASH 报告: 首要步骤。
-
检查异步 I/O 启用状态与配置:
- Oracle 参数:
确认 Oracle 已启用并使用异步 I/O。SHOW PARAMETER FILESYSTEMIO_OPTIONS -- 应为 SETALL 或 ASYNCH (对于文件系统) / DIRECTIO (对于裸设备/ASM) SHOW PARAMETER DISK_ASYNCH_IO -- 应为 TRUE - 操作系统 AIO 配置 (平台相关):
- Linux:
- 全局队列大小:
sysctl -a | grep aio-max-nr(最大未完成请求总数) /sysctl -a | grep aio-nr(当前未完成请求数)。aio-nr接近aio-max-nr表明队列满。检查/proc/sys/fs/aio-max-nr和/proc/sys/fs/aio-nr。 - 进程限制: 检查
ulimit -a或/proc/<PID>/limits中的Max pending signals和Max realtime priority(间接相关),但更关键的是内核队列限制。Linux AIO 队列深度通常受aio-max-nr和内核io_context结构限制。
- 全局队列大小:
- AIX:
lsattr -El aio0查看 AIO 服务器设置 (minservers,maxservers,maxreqs- 每个进程最大未完成请求数)。maxreqs是关键。vmstat -aio或vmstat -s查看 AIO 统计信息 (如aioread/aiowrite调用次数,aiowait等待次数,aio avque平均队列长度)。高aio avque或aiowait表明瓶颈。
- Solaris:
- 检查
asynchronous I/O是否启用 (prtconf | grep async)。 - 查看
/etc/system中aio相关参数设置 (如aio_maxout- 每个进程最大未完成请求数)。
- 检查
- Windows: 异步 I/O 是原生支持的,主要关注系统资源(CPU、内存)和 I/O 子系统性能。
- Linux:
- Oracle 参数:
-
识别高 I/O 提交负载的来源:
- AWR 报告
SQL Statistics: 重点查看:SQL ordered by User I/O Wait Time: 结合db file async I/O submit等待时间高的 SQL。SQL ordered by Reads/SQL ordered by Physical Reads (UnOptimized): 找出物理 I/O 量大的 SQL(通常是全扫描、并行查询、直接路径操作)。SQL ordered by Executions: 高执行次数的 SQL 即使每次 I/O 不多,累积起来也可能产生大量提交。
- AWR 报告
Load Profile: 关注高Physical Reads,Physical Writes,Redo Size(间接反映活动量)。高Executions也可能相关。 - AWR 报告
Instance Activity Stats: 查找:physical reads/physical writes: 总物理 I/O。physical reads direct/physical writes direct: 直接路径 I/O 量。cell physical IO interconnect bytes returned by smart scan(Exadata): 如果是 Exadata,智能扫描也依赖 AIO。PX local messages sent/PX local messages recv'd: 高值表明并行查询活跃。
V$PX_PROCESS_SYSSTAT/GV$PX_PROCESS_SYSSTAT(RAC): 查看Servers Busy数量,确认并行查询的活跃度。- ASH 数据: 查询
V$ACTIVE_SESSION_HISTORY或DBA_HIST_ACTIVE_SESS_HISTORY,过滤EVENT = 'db file async I/O submit',分析SQL_ID,SQL_OPNAME,MODULE,ACTION,PROGRAM,精确找到源头操作和会话。
- AWR 报告
-
检查系统资源瓶颈:
- 操作系统 CPU 监控: 使用
top,vmstat,sar -u,mpstat等工具:- 确认
%sys(内核态 CPU) 是否过高?高%sys可能表明内核在处理 I/O 请求(包括 AIO 提交/完成)上花费过多时间。 - 总 CPU (
%usr+%sys) 是否接近或达到 100%?CPU 饱和是任何性能问题的放大器。
- 确认
- 操作系统内存监控: 使用
free,vmstat,sar -r检查是否有严重的内存压力导致交换 (Swapping/Paging),这会极大拖慢整个系统,包括内核处理 AIO 的速度。 - 操作系统上下文切换 (
cs/cswch/s): 极高的上下文切换率(vmstat或sar -w)可能消耗 CPU 并增加延迟。
- 操作系统 CPU 监控: 使用
-
监控操作系统 AIO 队列状态 (平台相关):
- Linux:
/proc/sys/fs/aio-nr: 当前未完成 AIO 请求数。持续接近/proc/sys/fs/aio-max-nr表明队列满。iostat -x: 虽然主要看磁盘,但avgqu-sz(平均队列长度) 非常高可能侧面反映 I/O 积压,包括 AIO 队列。perf或strace(高级): 可跟踪io_submit系统调用的执行时间。如果io_submit调用本身耗时很长,直接证明提交瓶颈。
- AIX:
vmstat -aio: 直接查看avgque(平均队列长度),avwait(平均等待时间 ms),maxwait(最大等待时间 ms),maxserv(最大使用服务器数) 等关键 AIO 指标。avwait高即对应async I/O submit等待。filemon: 详细跟踪 I/O 路径,可看到 AIO 提交队列信息。
- Solaris:
aiostat: 专门的 AIO 统计工具,显示队列长度、等待时间等信息。dtrace: 强大的动态跟踪工具,可深入分析 AIO 提交延迟。
- Linux:
-
检查存储性能 (虽然非直接原因,但关联):
- 使用
iostat,sar -d,nfsiostat(NFS) 监控数据文件所在磁盘/LUN 的性能:await/w_await/svctm/Avg. Disk sec/Transfer: 实际磁盘 I/O 响应时间。如果这个很高,说明磁盘本身慢,导致已提交的 AIO 请求完成慢,进而使 AIO 队列长时间被占用,间接加剧了提交队列满的问题。需要区分根本原因。%util/%Busy: 磁盘利用率。r/s/w/s: IOPS。avgqu-sz: I/O 设备队列长度。
- 使用
六、 优化建议 (根据排查结果)
-
调整操作系统 AIO 配置 (最有效):
- 增加 AIO 队列深度/资源限制:
- Linux: 增大
/proc/sys/fs/aio-max-nr(需要 root 权限, 在/etc/sysctl.conf中设置fs.aio-max-nr = <new_large_value>,如1048576或更大,然后sysctl -p)。注意内核io_context结构也可能有内部限制。 - AIX: 增大
aio0设备的maxreqs属性(每个进程最大未完成请求数)。chdev -l aio0 -a maxreqs=<new_value>(如8192)。可能需要同时调整maxservers。 - Solaris: 增大
/etc/system中的aio_maxout参数 (每个进程最大未完成请求数)。set aio:aio_maxout=<new_value>。重启生效。
- Linux: 增大
- 增加 AIO 内核资源:
- AIX: 增加
aio0的maxservers(最大 AIO 服务器线程数)。 - 确保操作系统有足够的物理内存和 CPU 资源支持 AIO。
- AIX: 增加
- 增加 AIO 队列深度/资源限制:
-
优化 Oracle I/O 工作负载:
- 调整并行度 (DOP): 谨慎降低高负载 SQL 的并行度 (
PARALLELHint 或表/索引的并行度设置),或者使用PARALLEL_DEGREE_LIMIT限制最大 DOP。平衡并行带来的收益和 I/O 提交瓶颈的代价。使用DBMS_AUTO_TASK_ADMIN或 Resource Manager 限制并行查询使用的资源。 - 优化 SQL 和访问路径:
- 优化 SQL,避免不必要的大型全表扫描或索引快速全扫描。使用索引访问、分区裁剪、物化视图等。
- 确保统计信息准确,优化器能选择高效的执行计划。
- 考虑增加
DB_CACHE_SIZE以减少物理读(但可能增加DBWR写负载)。
- 调整直接路径操作: 对于已知的直接路径读写负载(如 ETL),评估是否可以调整批次大小或执行时间窗口,避免峰值过高。
- 优化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 在内存充足且存储带宽足够的情况下,适当增大此参数(通常不超过1MB / DB_BLOCK_SIZE)可以让每次提交请求读取更多块,减少总的提交请求次数,从而减轻提交队列压力。但需测试,避免副作用。 - 检查 I/O 从属进程: 如果使用了 I/O Slaves (
DBWR_IO_SLAVES > 0),尝试增加其数量(如从 4 增加到 8 或 16)。但现代内核 AIO 通常优于 Slaves。
- 调整并行度 (DOP): 谨慎降低高负载 SQL 的并行度 (
-
解决系统资源瓶颈:
- 增加 CPU 资源: 特别是内核处理能力 (
sys%CPU 高时)。 - 增加内存: 防止交换,提高整体系统性能。
- 优化存储性能: 如果磁盘响应时间 (
await) 本身很高,解决存储瓶颈(升级到 SSD/NVMe,优化 RAID/LUN,检查 SAN/NAS 配置,分散 I/O)将加速 AIO 请求的完成,从而更快地释放 AIO 队列槽位,间接缓解提交等待。这是根本性优化。
- 增加 CPU 资源: 特别是内核处理能力 (
-
其他考虑:
- 操作系统/内核升级: 新版本的操作系统或内核可能包含更高效的 AIO 实现或修复了已知 Bug。
- 监控与持续优化: 调整后密切监控
db file async I/O submit的Avg Wait (ms)和 OS AIO 队列指标 (aio-nr,aio avque,aio_maxout利用率等),确保问题得到缓解且没有引入新问题。 - Exadata 考虑: 在 Exadata 上,确保存储节点 (Cell Servers) 的 CPU、内存、网络资源充足,智能扫描 (
cell smart scan) 效率高。cell physical IO interconnect bytes returned by smart scan高而db file async I/O submit高可能表明存储节点处理能力或网络是瓶颈。
总结
db file async I/O submit 等待事件揭示了数据库在尝试高效利用异步 I/O 时遭遇的“入口”瓶颈。其核心问题是 Oracle 进程生成异步 I/O 请求的速度超过了操作系统 AIO 子系统接受这些请求的能力。
关键诊断点:
Avg Wait (ms)> 1ms (特别是 > 5ms) 是核心指标。- 检查操作系统 AIO 队列限制 (
aio-max-nr,maxreqs,aio_maxout) 是否太小且被用满 (aio-nr,avgque)。 - 分析高
%sysCPU 和 AIO 负载来源(并行查询、全扫描、直接路径操作)。 - 区分提交等待 (
async I/O submit) 与实际 I/O 执行等待 (db file parallel read,direct path read,db file parallel write)。
优化核心:
- 增大操作系统 AIO 队列深度/资源限制! (最直接有效)
- 优化高并发/高吞吐量 I/O 负载(尤其并行度)。
- 解决系统资源瓶颈(CPU
%sys,内存)。 - 确保底层存储性能良好(减少队列占用时间)。
通过解决 AIO 提交队列的瓶颈,可以显著提高数据库在高并发、大批量 I/O 场景下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让异步 I/O 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T小Chen》
170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