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的,我们来深入解析 Oracle 数据库中的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 等待事件。它与 parallel write 和 sequential read 形成对比,专注于控制文件头部特定块的单次、非并行写入。
一、 等待事件介绍
- 名称: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 - 分类:
System I/O(系统 I/O) 类等待事件。 - 含义: 当 Oracle 进程(主要是后台进程 CKPT)需要向数据库的某一个控制文件副本的特定单个数据块(通常是文件头块)写入信息时,就会发生这个等待。该事件记录了进程等待这次单个块的 I/O 操作完成所花费的时间。
- 关键点:
- 单块写入 (Single Block Write): 每次 I/O 操作只写入一个数据块(通常是控制文件头块)。
- 非并行 (Non-Parallel): 写入操作是串行进行的,一次只写一个副本的一个块。Oracle 进程会逐个写入所有控制文件副本的相应块,但每次写入都是一个独立的
single write操作。 - 特定位置: 主要针对控制文件的头部块进行更新。
- 后台进程主导: 主要是 CKPT 进程执行此操作。
- 低频但关键: 相比
parallel write和sequential read,这个事件发生的频率通常较低,但它更新的是控制文件最核心的元数据,对数据库一致性至关重要。
二、 详细原理
- 控制文件头部块的作用: 控制文件的第一个块(或多个块,取决于版本和块大小)是文件头。它包含数据库最关键的、需要快速访问和更新的全局信息,例如:
- 数据库检查点 SCN (
CHECKPOINT_CHANGE#): 数据库范围内最新的、已写入数据文件头的 SCN。这是实例恢复的起点。 - 打开检查点计数 (
OPEN_RESETLOGS): 记录数据库以RESETLOGS方式打开的次数。 - 控制文件类型和状态标志: 标识控制文件类型、数据库状态(如是否由备份控制文件打开)。
- 控制文件创建时间戳: 控制文件创建时间。
- 数据库名和 DBID。
- 日志序列号相关的高水位标记。
- 心跳信息 (Heartbeat): 在 RAC 环境中尤为重要,用于节点间的同步。
- 数据库检查点 SCN (
- 写入触发时机: 当上述关键全局信息需要更新时,就需要写入控制文件头块。常见的更新操作包括:
- 增量检查点推进: 当 DBWn 将一批脏缓冲区写入数据文件后,CKPT 进程会计算一个新的数据库检查点 SCN。这个新的检查点 SCN 需要被记录到所有控制文件副本的头部块中。这是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最主要、最频繁的触发原因。 - 完全检查点完成: 在完全检查点结束时,最终的检查点 SCN 也会写入控制文件头。
- 日志切换 (部分更新): 日志切换时,除了触发
parallel write更新更多信息外,有时也可能涉及头块中心跳信息或相关高水位标记的更新。 - 数据库打开 (
ALTER DATABASE OPEN): 在打开数据库时,会更新控制文件头中的状态信息。 - 数据库关闭 (
SHUTDOWN [IMMEDIATE | TRANSACTIONAL | NORMAL]): 在正常关闭时,会写入最终的检查点信息。 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TO TRACE: 执行此命令时,会更新控制文件头中的某些标志。- 使用备份控制文件恢复后打开 (
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 此时会重置控制文件头中的关键信息(如OPEN_RESETLOGS计数)。 - RAC 环境中的实例注册/注销和心跳: 节点加入或离开集群时,需要更新控制文件头中的心跳和成员信息。
- 增量检查点推进: 当 DBWn 将一批脏缓冲区写入数据文件后,CKPT 进程会计算一个新的数据库检查点 SCN。这个新的检查点 SCN 需要被记录到所有控制文件副本的头部块中。这是
- 单块写入过程:
- 当需要更新控制文件头信息时(例如,新的检查点 SCN 计算完成),CKPT 进程生成包含更新内容的单个数据块(通常是 512 字节或 4KB)。
- CKPT 进程向第一个控制文件副本发起一个针对头部块的异步写 I/O 请求。
- CKPT 进程进入等待状态 (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等待这个单块 I/O 操作完成(操作系统确认写入请求已提交到 I/O 子系统队列)。 - 一旦这个副本的头部块写入完成,CKPT 进程再对下一个控制文件副本发起针对其头部块的另一个
single write请求,并再次等待。 - 这个过程串行进行,直到所有配置的控制文件副本的头部块都被更新完毕。
- 每个
single write操作都是独立的等待事件。写入所有副本的总时间是每个副本写入时间的累加。 - 只有所有副本的头块都成功更新,这次关键的元数据更新才算完成。如果任何一个副本写入失败,Oracle 会报错(通常导致实例崩溃)。
三、 产生的过程 (场景)
该等待事件在以下涉及更新全局检查点 SCN 或控制文件核心状态的操作期间必然发生:
- 增量检查点推进 (最常见): 这是该事件最核心、最频繁的来源。DBWn 定期写出脏块,CKPT 随之更新内存中的检查点 SCN (
CKPTQ队列),并定期(通常每 3 秒)或当检查点 SCN 推进足够多时,将这个新的检查点 SCN 写入所有控制文件副本的头部块。高更新频率的系统会导致此等待更频繁。 - 检查点完成: 无论是增量检查点还是完全检查点,在 CKPT 认为一个检查点周期完成时,最终的检查点 SCN 会写入控制文件头。
- 数据库启动/关闭:
- 启动 (OPEN 阶段): 成功打开数据库后,会更新控制文件头状态。
- 正常关闭: 在关闭过程中执行最终检查点,并将最终状态和检查点 SCN 写入控制文件头。
- 日志切换 (间接): 日志切换会触发检查点。当这个检查点推进了全局检查点 SCN 时,就会触发
single write。 ALTER SYSTEM CHECKPOINT [GLOBAL | LOCAL]: 显式执行检查点命令会直接触发检查点 SCN 更新和写入。ALTER DATABASE [OPEN | MOUNT]/ALTER DATABASE BACKUP CONTROLFILE ...: 改变数据库状态或备份控制文件时,会更新控制文件头中的状态标志。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 使用备份控制文件或不完全恢复后打开数据库时,重置控制文件头信息(OPEN_RESETLOGS计数等),产生显著的single write。- RAC 环境:
- 实例加入或离开集群时,更新控制文件头中的心跳和成员信息。
- LMON、LMS 等进程定期更新控制文件头中的心跳信息,确保集群同步。这在 RAC 中会增加
single write的频率。
四、 可能的原因 (导致等待时间过长)
当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 的平均等待时间 (Avg Wait (ms)) 很高,或者等待次数 (Total Waits) 异常多且总等待时间长时,需要关注。主要原因包括:
- 慢速的 I/O 子系统 (最常见原因):
- 存放控制文件副本的磁盘或存储阵列性能不足,尤其是随机写入延迟 (Random Write Latency) 高。由于
single write是更新文件特定块(头块),属于随机 I/O。 - 控制文件所在的磁盘存在严重写争用:和高写入负载的文件(如在线重做日志文件、归档日志文件)放在同一块慢速物理磁盘上;或者所在的 LUN/卷被大量其他随机写操作拖慢。
- 存储控制器、HBA 卡、光纤通道交换机或网络 (如果是 NAS/SAN) 出现瓶颈或故障,导致小 I/O 延迟高。
- 写入缓存策略: 存储阵列或磁盘的写缓存策略不佳(如强制写透
Write-Through而非回写Write-Back),或写缓存失效/电池故障,导致每次写入都必须落盘,延迟极高。
- 存放控制文件副本的磁盘或存储阵列性能不足,尤其是随机写入延迟 (Random Write Latency) 高。由于
- 控制文件副本配置问题:
- 过多的控制文件副本: 虽然提供冗余,但 CKPT 必须串行地对每个副本执行一次
single write操作。副本越多,总写入时间 (sum(Avg Wait Time per write * number of copies)) 越长。一个慢的副本会显著拖累整体操作。通常建议 2-3 个副本。 - 控制文件副本位置不合理: 所有副本都放在同一个慢速或高负载的物理磁盘/RAID 组/LUN 上,失去了隔离的意义。某个副本位置 I/O 慢会直接影响写入该副本的
single write时间。
- 过多的控制文件副本: 虽然提供冗余,但 CKPT 必须串行地对每个副本执行一次
- 过于频繁的检查点推进:
- 极快的增量检查点: 设置过低的
FAST_START_MTTR_TARGET(为了追求极快的崩溃恢复) 会迫使 DBWn 非常积极地写出脏块,导致内存中的检查点 SCN (CKPTQ) 推进非常快。CKPT 因此需要非常频繁地(可能远高于每 3 秒)将新的检查点 SCN 写入控制文件头,以保持恢复时间达标。这会极大地增加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的等待次数。虽然每次写入可能很快,但总等待时间会累积。 - 小事务频繁提交?(间接影响): 虽然提交本身不直接触发
single write,但高频率提交会更快地产生 Redo,导致日志切换更频繁,从而间接增加检查点(和single write) 的触发机会。
- 极快的增量检查点: 设置过低的
- 系统资源瓶颈:
- CPU 资源不足: 系统 CPU 饱和会降低操作系统处理 I/O 请求的效率,增加 I/O 等待时间。
- 内存压力: 严重的页交换 (Swapping) 会极大拖慢整个系统,包括 I/O 处理。
- 控制文件损坏或不一致 (较少见但严重): 如果某个控制文件副本的头部块损坏或不一致(例如由于存储静默损坏),Oracle 在写入时可能遇到困难或需要额外操作,导致写入时间异常长或失败。通常伴随 ORA-01578, ORA-00206 等错误。
五、 详细排查过程
-
确认问题:
- AWR/ASH 报告: 核心诊断工具。查看
Top Timed Events:- 确认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是否在列。 - 关注
Total Wait Time (s),% DB time,Avg Wait (ms)。重点看Avg Wait (ms)是否高(> 10-20ms 需警惕,> 50ms 很可能有问题)以及Total Waits是否异常巨大。 - 对比
control file parallel write和control file sequential read的等待情况。
- 确认
V$SYSTEM_EVENT:
计算平均等待时间 (SELECT EVENT, TOTAL_WAITS, TIME_WAITED_MICRO, ROUND(TIME_WAITED_MICRO / 1000000, 2) AS TIME_WAITED_SEC, ROUND((TIME_WAITED_MICRO / TOTAL_WAITS) / 1000, 2) AS AVG_WAIT_MS FROM V$SYSTEM_EVENT WHERE EVENT =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AVG_WAIT_MS) 和总等待时间 (TIME_WAITED_SEC)。V$EVENT_HISTOGRAM:
查看等待时间分布。大量等待落在高延迟区间(> 32ms, > 64ms)强烈指向 I/O 问题。SELECT WAIT_TIME_MILLI, WAIT_COUNT FROM V$EVENT_HISTOGRAM WHERE EVENT =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 ORDER BY WAIT_TIME_MILLI;
- AWR/ASH 报告: 核心诊断工具。查看
-
分析关联操作与频率:
- AWR 报告
Instance Activity Stats: 查找关键指标:background checkpoints started/background checkpoints completed: 检查点发生次数。DBWR checkpoints: DBWn 触发的检查点次数。incr ckpt write times: 增量检查点写入次数(近似反映single write次数)。log file switch (checkpoint incomplete): 如果此等待也高,说明日志切换太频繁,可能间接导致检查点增多。physical writes: 总物理写。DBWR checkpoint buffers written: DBWn 写的脏块数。
- 检查
FAST_START_MTTR_TARGET:
记录设置的值。过低的值(如 0 或几十秒)是导致频繁SHOW PARAMETER FAST_START_MTTR_TARGETsingle write的主要嫌疑。 - 检查控制文件副本:
确认副本数量和位置。注意文件路径。SELECT NAME, STATUS FROM V$CONTROLFILE;
- AWR 报告
-
定位 I/O 瓶颈 (针对控制文件位置):
- 操作系统工具: 使用
iostat -x 1(Linux),sar -d 1(Linux/AIX),iostat -xnz 1(Solaris),Perfmon(Windows - 关注Avg. Disk sec/Write) 监控存放控制文件的磁盘:%util/%Busy: 利用率是否饱和?持续高表示磁盘是瓶颈。await/svctm/w_await/Avg. Disk sec/Write: 最关键指标! 随机写入的平均响应时间(ms)。> 10ms 表示慢,> 20ms 很慢,> 50ms 严重问题。 SSD/NVMe 应 < 1-2ms。w/s(写 IOPS): 随机写 IOPS 是否接近磁盘能力上限?wkB/s(写吞吐量): 通常single write数据量小(一个块),此项不太关键。avgqu-sz(平均队列长度): 持续 > 1-2 可能表示有瓶颈。
- Oracle 工具:
- AWR 报告
Tablespace and Datafile I/O: 找到控制文件所在的数据文件(通常是SYSTEM表空间下的一个文件,文件名包含 ‘control’),查看其Writes,Write Time (s),Avg Write Time (ms)。高Avg Write Time直接证明控制文件写入慢。注意:parallel write和single write的写入都会体现在这个文件的 I/O 统计上。 V$FILESTAT(更精确):
核心指标! 关注SELECT FILE#, PHYWRTS, WRITETIM, SINGLEBLKWRT, ROUND((WRITETIM / DECODE(PHYWRTS, 0, 1, PHYWRTS)) * 10, 2) AS AVG_WRITE_MS -- WRITETIM单位是厘秒*10=毫秒 FROM V$FILESTAT WHERE FILE# IN ( SELECT FILE# FROM V$DATAFILE WHERE NAME LIKE '%/control%' OR NAME LIKE '%\control%' -- 根据 OS 调整路径匹配 -- 更精确:用 V$CONTROLFILE.NAME JOIN V$DATAFILE.NAME );PHYWRTS(物理写次数 - 包含所有类型的控制文件写),WRITETIM(物理写总耗时,厘秒), 计算出的AVG_WRITE_MS(平均每次物理写耗时,毫秒)。高AVG_WRITE_MS确认 I/O 问题。
- AWR 报告
- 操作系统工具: 使用
-
检查检查点频率:
- AWR 报告计算: 查看 AWR 报告间隔时间(分钟)和
background checkpoints completed的增量。计算每分钟完成的检查点数。如果远高于 1 次/分钟(例如 > 5-10 次/分钟),则检查点过于频繁,通常由FAST_START_MTTR_TARGET过低导致。 V$INSTANCE_RECOVERY:SELECT TARGET_MTTR, ESTIMATED_MTTR, WRITES_MTTR, WRITES_AUTOTUNE, CKPT_BLOCK_WRITES FROM V$INSTANCE_RECOVERY;TARGET_MTTR:FAST_START_MTTR_TARGET设置的值(秒)。ESTIMATED_MTTR: Oracle 估算的当前实际恢复时间(秒)。如果ESTIMATED_MTTR > TARGET_MTTR,Oracle 会驱使 DBWn 更努力写脏块,导致更频繁的检查点推进和single write。WRITES_MTTR/WRITES_AUTOTUNE/CKPT_BLOCK_WRITES: 反映为满足 MTTR 或自动调整而进行的额外写操作次数。高值表示频繁的增量检查点活动。
- AWR 报告计算: 查看 AWR 报告间隔时间(分钟)和
-
检查控制文件状态 (排除损坏):
- 查看数据库
ALERT.LOG文件,搜索ORA-,Error,corrupt,control file等关键字,看是否有控制文件写入错误或损坏报告。 - 使用
DBVERIFY或RMAN VALIDATE检查控制文件副本的物理一致性 (操作需谨慎,通常在怀疑损坏时进行)。
- 查看数据库
六、 优化建议 (根据排查结果)
-
优化 I/O 子系统 (最根本):
- 将控制文件迁移到高性能低延迟存储: 首要推荐方案! 将所有控制文件副本移动到 SSD 或 NVMe 设备上。这些设备具有极低的随机写入延迟,能显著减少
single write等待时间。强烈建议与控制文件分离存放在线重做日志文件(虽然它们都需要高性能,但避免争用同一物理设备)。 - 隔离存储: 确保控制文件副本所在的磁盘/LUN 只存放控制文件,避免与重做日志、数据文件、归档日志等高 I/O 负载文件共享。
- 评估存储配置: 与存储管理员合作:
- 确保存储阵列使用
Write-Back缓存(有电池保护或闪存保护)。 - 检查 RAID 级别(RAID 10 对随机写性能最好)。
- 确认磁盘类型(SSD/NVMe)。
- 优化 LUN 队列深度、HBA 卡设置、光纤/网络带宽和延迟。
- 排除存储路径上的拥塞或故障。
- 确保存储阵列使用
- 将控制文件迁移到高性能低延迟存储: 首要推荐方案! 将所有控制文件副本移动到 SSD 或 NVMe 设备上。这些设备具有极低的随机写入延迟,能显著减少
-
优化控制文件副本配置:
- 减少副本数量 (谨慎操作!): 如果副本数超过 3 个且非必需,考虑减少到 2 或 3 个(必须停机操作,严格按文档修改
CONTROL_FILES参数并移动/删除文件)。绝对不能少于 2 个! - 确保副本分布隔离: 即使都在 SSD 上,也应将副本放在不同的物理 SSD 盘或不同的存储控制器路径上,避免单个设备故障或性能波动影响所有副本写入。
- 减少副本数量 (谨慎操作!): 如果副本数超过 3 个且非必需,考虑减少到 2 或 3 个(必须停机操作,严格按文档修改
-
调整检查点频率 (平衡恢复时间与性能):
- 适当增大
FAST_START_MTTR_TARGET: 这是解决因过于频繁single write导致总等待时间长的关键。将其设置为一个合理的值(例如 300-900 秒),以显著减少增量检查点推进和single write的次数。权衡点是崩溃恢复时间会相应增加。ALTER SYSTEM SET FAST_START_MTTR_TARGET = 600; -- 例如设置为600秒 (10分钟) - 监控恢复时间估算: 调整后,观察
V$INSTANCE_RECOVERY.ESTIMATED_MTTR是否稳定在可接受范围内(小于或接近TARGET_MTTR)。 - 避免设置
FAST_START_MTTR_TARGET=0: 这会让 Oracle 使用非常激进的自动调整,通常导致最频繁的检查点。
- 适当增大
-
优化日志文件大小 (间接): 虽然主要解决
log file switch和control file parallel write,但减少过于频繁的日志切换也能间接减少检查点触发次数,从而略微减少single write机会。确保日志文件大小合理,切换频率在 15-30 分钟左右。 -
解决系统资源瓶颈:
- 增加 CPU 资源。
- 增加内存,优化配置,避免交换 (
SWAP)。
-
处理控制文件损坏: 如果怀疑或确认某个控制文件副本损坏:
- 立即用健康的副本覆盖损坏的副本(仅当损坏副本是冗余且数据库未使用它打开时可行)。
- 或者,在停机窗口,移除损坏副本(修改
CONTROL_FILES参数),重启数据库,然后添加新的健康副本。务必先备份! - 如果损坏严重,可能需要使用
CREATE CONTROLFILE ...重建(高风险操作,需完整备份和严格测试)。
总结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 等待事件的核心是 Oracle 串行地更新所有控制文件副本头部关键块(主要是数据库检查点 SCN)的过程。其性能问题通常由两个原因导致:
- 慢速的 I/O 子系统: 控制文件存放在慢速磁盘(特别是 HDD)上,导致每次单块写入的延迟 (
Avg Wait (ms)) 过高。 - 过于频繁的写入: 设置过低的
FAST_START_MTTR_TARGET导致增量检查点 SCN 推进非常频繁,使得写入次数 (Total Waits) 剧增,累积的总等待时间很长。
排查关键点:
- AWR/ASH: 确认
Avg Wait (ms)和Total Waits是否高。 - OS
iostat/V$FILESTAT: 重点检查控制文件所在磁盘的随机写入延迟 (await,w_await,Avg Write Time (ms))。 FAST_START_MTTR_TARGET: 检查是否设置过低(或为 0)。V$INSTANCE_RECOVERY: 看ESTIMATED_MTTR是否远大于TARGET_MTTR,驱动频繁写入。V$CONTROLFILE: 检查副本数量和位置。ALERT.LOG: 排除控制文件损坏。
优化核心:
- 将控制文件迁移到 SSD/NVMe! (解决延迟高)
- 适当增大
FAST_START_MTTR_TARGET! (解决频率过高) - 优化副本配置(数量 2-3,位置隔离)。
通过降低单次写入延迟和/或减少写入频率,可以有效地优化 control file single write 等待事件,提升数据库在关键元数据更新操作上的效率。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IT小Chen》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