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与子网划分
1、 基本知识介绍
网络中的每一个主机或路由器至少有一个IP地址;
在Internet中不允许有两个设备具有同样的IP地址;
IP地址采用分层结构;
*IP地址是由网络号(net ID)与主机号(host ID)两部分组成的。
![]() |
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长度为32位,点分十进制(dotted decimal)地址;
采用x.x.x.x的格式来表示,每个x为8位,每个x的值为0~255(例如 202.113.29.119);
根据不同的取值范围,IP地址可以分为五类;
IP地址中的前5位用于标识IP地址的类别:
A类地址的第一位为0;
B类地址的前两位为10;
C类地址的前三位为110;
D类地址的前四位为1110;
E类地址的前五位为11110。


A类地址的范围:1~126
B类地址的范围:128.1~191.255
C类地址的范围:192.0.1~223.255.255
2、一个C类地址划分为几个子网
一个C类地址是由24位的网络号与8位的主机号组成。如果一个单位得到一个C类IP地址,那么它可以在一个单独的网络中为254个主机与路由器分配IP地址。但是,如果该组织希望有更多的子网,那么他们同样需要进行子网地址划分的工作。
例如:一个机关网络的管理者从网络管理中心获得一个C类IP地址:212.26.220.0,该机关网络是由5个子网组成。
该网络需要有5个子网,如果考虑到2个作为保留的特殊地址,那么需要子网号的总数为7。显然,选择子网号位长为3即可满足用户要求。
划分子网后的地址结构如下面所示。我们选择使用子网掩码255.255.255.224,那么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的子网号为3位,主机号为5位,其结构应该为:3位的子网号表示该机关网络允许有6个子网,5位的主机号表示每个子网上可以有30台主机。
子网掩码:255.255.255.0
C类地址:
← netid → |
← hostid → | ||
11111111 |
11111111 |
11111111 |
00000000 |
(a)未划分子网
子网掩码:255.255.255.224
C类掩址:
← netid → |
←subnetid→ |
←hostid→ | ||
11111111 |
11111111 |
11111111 |
11100000 | |
(b)划分子网
使用在以上子网划分的方案中,该机关网络可用的IP地址为:
子网1:212.26.220.33~212.26.220.62
子网2:212.26.220.65~212.26.220.94
子网3:212.26.220.97~212.26.220.126
子网4:212.26.220.129~212.26.220.158
子网5:212.26.220.161~212.26.220.190
子网6:212.26.220.193~212.26.220.222
理解:子网id的变化为:001 010 011 100 101 110 六种(除去000 和 111)
子网主机id的变化为: 00001 00010 00011 00100 00101 00110 00111 01000 ... 11110 30种 (除去 00000 和 11111)
那么:各子网的范围是 子网id + 子网主机id最小值 ---- 子网id + 子网主机id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