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缓存机制浅析

浏览器缓存一直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而另一方面有时会因为读取了缓存而展示了“错误”的东西,而在开发过程中千方百计地想把缓存禁掉。如果没听说过浏览器缓存或者不知道浏览器缓存的用处,可以先浏览一下这篇文章->Web缓存的作用与类型 

  那么浏览器缓存机制到底是如何工作的呢?核心就是把缓存的内容保存在了本地,而不用每次都向服务端发送相同的请求,设想下每次都打开相同的页面,而在第一次打开的同时,将下载的js、css、图片等“保存”在了本地,而之后的请求每次都在本地读取,效率是不是高了很多?真正的浏览器工作的时候并不是将完整的内容保存在本地,各种浏览器都有不同的方式,譬如firefox是一种类似innodb的方式存储的key value 的模式,在地址栏中输入 about:cache 可以看见缓存的文件,chrome会把缓存的文件保存在一个叫User Data的文件夹下。但是如果每次都读取缓存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果服务端的文件更新了呢?这时服务端就会和客户端约定一个有效期,譬如说服务端告诉客户端1天内我服务端的文件不会更新,你就放心地读取缓存吧,于是在这一天里每次遇到相同的请求客户端都开心地可以读取缓存里的文件。但是如果一天过去了,客户端又要读取该文件了,发现和服务端约定的有效期过了,于是就会向服务端发送请求,试图下载一个新的文件,但是很有可能服务端的文件其实并没有更新,其实还是可以读取缓存的。这时该怎么判断服务端的文件有没有更新呢?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在上一次服务端告诉客户端约定的有效期的同时,告诉客户端该文件最后修改的时间,当再次试图从服务端下载该文件的时候,check下该文件有没有更新(对比最后修改时间),如果没有,则读取缓存;第二种方式是在上一次服务端告诉客户端约定有效期的同时,同时告诉客户端该文件的版本号,当服务端文件更新的时候,改变版本号,再次发送请求的时候check一下版本号是否一致就行了,如一致,则可直接读取缓存。

  而事实上真正的浏览器缓存机制大抵也是如此,接下来就可以分别对号入座了。

  需要注意的是,浏览器会在第一次请求完服务器后得到响应,我们可以在服务器中设置这些响应,从而达到在以后的请求中尽量减少甚至不从服务器获取资源的目的。浏览器是依靠请求和响应中的的头信息来控制缓存的

标题基于Python的自主学习系统后端设计与实现AI更换标题第1章引言介绍自主学习系统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1.1研究背景与意义阐述自主学习系统在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在自主学习系统后端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1.3研究方法与创新点概述本文采用Python技术栈的设计方法和系统创新点。第2章相关理论与技术总结自主学习系统后端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基础。2.1自主学习系统理论阐述自主学习系统的定义、特征和理论基础。2.2Python后端技术栈介绍DjangoFlask等Python后端框架及其适用场景。2.3数据库技术讨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在系统中的应用方案。第3章系统设计与实现详细介绍自主学习系统后端的设计方案和实现过程。3.1系统架构设计提出基于微服务的系统架构设计方案。3.2核心模块设计详细说明用户管理、学习资源管理、进度跟踪等核心模块设计。3.3关键技术实现阐述个性化推荐算法、学习行为分析等关键技术的实现。第4章系统测试与评估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4.1测试环境与方法介绍测试环境配置和采用的测试方法。4.2功能测试结果展示各功能模块的测试结果和问题修复情况。4.3性能评估分析分析系统在高并发等场景下的性能表现。第5章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未来改进方向。5.1研究结论概括系统设计的主要成果和技术创新。5.2未来展望指出系统局限性并提出后续优化方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