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快速发展的软件开发环境中,代码的重用与共享已成为一项必然趋势。然而,随着代码量的增加,代码克隆和同源漏洞问题也随之而来,给软件的安全性和质量带来了隐患。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答案就在于代码克隆检测技术的运用。
一、代码克隆的介绍
代码克隆(Code Clone),是指本地代码库或开源代码库中存在多个以上相同或者相似的源代码片段。通常情况下,代码克隆分为两类相似性:语法相似性和语义相似性。语法相似性通常是在程序员复制一个代码片段后,粘贴到软件代码中的另一个地方时引入的;而语义相似性是在开发人员试图实现与现有代码片段相同或相似的某种功能时发生的。使用克隆代码在代码开发过程中也是提高开发效率的一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软件系统的开发,但这种方式也可能意外引入代码片段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或授权许可风险等负面影响。随着软件在敏捷开发的模式下不断迭代,代码克隆造成代码库的不断膨胀,在未有良好的克隆管理的情况下,从而增加维护成本。软件缺陷也会因为代码克隆而在系统中被传播,降低了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因此,运用代码克隆检测技术可实现满足 SCA 能够检测分析应用程序中引入的开源组件、分析开源组件是否有已知的安全漏洞、分析应用程序或开源组件声明的开源许可证、对源代码进行溯源分析等核心功能。
- 代码克隆的分类
代码克隆通常分为4种类型,前3类被总结为语法相似性,而第4类克隆被称为语义相似性。
克隆类型 | 描述 |
类型1 | 完全克隆:除注释与空白符外,两个代码片段完全相同 |
类型2 | 重命名克隆:对代码的变量、类型、文字和函数名进行修改,两个代码片段逻辑内容一致 |
类型3 | 增删改克隆:在类型2的基础上,对一些代码语句进行添加、删除或修改,以及修改源代码内容布局,两个代码片段内容相似 |
类型4 | 自实现克隆:两个代码片段的逻辑功能相同,但是具体的编码实现方式不同,例如通过替换同类型函数或表达式实现,其时间复杂度和输入输出一致 |
2、代码克隆类型示例
- 软件成分分析与同源漏洞检测工具介绍
软件成分分析与同源漏洞检测工具用于分析软件产品中所使用的各种开源和第三方组件的成分,以便及时发现并管理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依赖关系。这些工具有助于识别软件中的开源组件,验证许可证合规性,管理漏洞风险,并确保在构建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组件都经过审查,并与组织的政策一致。
CoBOT-SCA工具采集和分析了来各类自主流开源网站的大量开源项目,并包含海量的公开和未公开漏洞数据,同时支持各类许可证分析。
CoBOT-SCA工具支持源代码、二进制等各类型项目的检测;支持不同级别的检测粒度。
CoBOT-SCA工具提供软件代码成分清单,能够使IT人员全面掌握组件、版本、许可证、漏洞以及相应的升级信息等。通过对被引用组件的漏洞检测、跟踪和提供修复建议,能够规避已知漏洞,降低企业面临的软件安全风险。通过成分分析,让采购方或管理者全面掌握软件代码的自研比例,为评估软件资产价值提供依据,实现成本最小化和资源最大化。
- 代码克隆技术在软件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在软件成分分析与同源漏洞检测工具中,代码克隆检测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可以帮助确定所用组件的来源以及是否存在被未经授权使用的情况。
1、组件来源确认:通过检测代码克隆,软件成分分析工具可以帮助确定组件的真实来源。如果部分代码片段与其他开源或专有组件相似,可能表明该组件的代码违反了许可证规定或可能存在潜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2、版权和许可证合规性:检测代码克隆有助于识别被复制的代码段是否符合许可证要求。如果发现代码片段存在未经授权的复制,软件开发者可能会面临许可证违规的风险。
3、漏洞传播风险:通过识别代码克隆,软件成分分析工具可以帮助跟踪潜在的漏洞传播路径。如果相似或重复的代码片段存在漏洞,可能会传播到多个软件组件中,增加系统受影响的风险。
4、安全性检测:代码克隆检测还有助于发现软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相似代码段的存在可能暗示着一致性的错误使用或潜在的薄弱点。
通过代码克隆检测,软件成分分析与同源漏洞检测工具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和监控其软件组件的来源、合规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潜在的法律风险和安全风险。
库博软件成分分析与同源漏洞检测工具(CoBOT-SCA)支持不同级别的代码克隆检测,包括语法相似性及语义相似性,提供全面的代码相似性分析,帮助开发人员全面理解代码重复情况,准确识别出重复的编码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减少漏洞传播风险,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