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并行存储、兴奋、计算是我的理论的基础。我在(拟人智能的特点及编程研究,https://www.scirp.org/journal/paperinforcitation?paperid=112627)这篇文章中有详细的讨论,这里就不进一步讨论了。关于并行存储结构,我最近发了一篇论文(链接:细胞的运动分布与空间结构基因),这篇文章讨论了空间结构基因与细胞的运动分布的关系。它从理论讨论了不同部位纤维联系的规律性、相似性的原因,我在编写并行存储结构时,参考了这些认识。
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模糊兴奋是并行存储计算的固有属性。模糊兴奋、状态性兴奋是并行存储结构进行“高级计算”的必要条件(这些我在后面会具体讨论它们是如何在一个具体的思维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模糊兴奋、状态性兴奋是智能软件计算时时刻存在的计算。
模糊兴奋大家可能容易理解,但关于并行存储计算特别是状态性兴奋大家可能了解不多,所以在我后面的讨论中大家要特别关注状态性兴奋(怎么强调它对智能的作用都不为过)。
关于智能软件的各个功能结构的简单编程及运行特点,我在书的第十二章进行了系统讨论,这个应该不难理解。
关于记忆柱的记忆遗忘,我在有关记忆柱的相应章节有相应的讨论与编程,我这里就不专门论述了。
泛化是学习的基础之一(泛化的基础是“皮质”各个局部之间纤维联系的特点。可看并行存储结构的的编程实现,这种能力需要编程设计来实现),记忆联系是分化的前提,分化是学习的结果。反复记忆联系,就会习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