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内容
(1)八皇后及N皇后问题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在8X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问有多少种摆法。 高斯认为有76种方案。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杂志上不同的作者发表了40种不同的解,后来有人用图论的方法解出92种结果。计算机发明后,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
请编程实现八皇后问题,并把92种解的前三种解输出到屏幕(8*8的二维矩阵,Q代表皇后,X代表空)。并把此问题的求解过程延伸到N皇后问题。
public class Queen {
//同栏是否有皇后,1表示有
private int[] column;
//右上至左下是否有皇后
private int []rup;
//左上至右下是否有皇后
private int[] lup;
//解答
private int[] queen;
//解答编号
private int num;
public Queen(){
column=new int[8+1];
rup=new int[2*8+1];
lup=new int[2*8+1];
for(int i=1;i<=8;i++){
column[i]=1;
}
for(int i=1;i<=2*8;i++){
rup[i]=lup[i]=1;
queen=new int[8+1];
}
}
public void backtrack(int i){
if(i>8){
showAnswer();
}
else{
for(int j=1;j<=8;j++){
if(column[j]==1&&rup[i+j]==1&&lup[i-j+8]==1){
queen[i]=j;//设定为占用
column[j]=rup[i+j]=lup[i-j+8]=0;
backtrack(i+1);
column[j]=rup[i+j]=lup[i-j+8]=1;
}
}
}
}
protected void showAnswer(){
num++;
System.out.println("\n解答"+num);
for(int y=1;y<=8;y++){
for(int x=1;x<=8;x++){
if(queen[y]==x){
System.out.print("Q");
}
else{
System.out.print("X");
}
}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Queen queen=new Queen();
queen.backtrack(1);
}
}
扩展到N皇后的问题: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Queen {
//同栏是否有皇后,1表示有
private int[] column;
//右上至左下是否有皇后
private int []rup;
//左上至右下是否有皇后
private int[] lup;
//解答
private int[] queen;
//解答编号
private int num;
private int res;
public Queen(int res){
this.res=res;
column=new int[res+1];
rup=new int[2*res+1];
lup=new int[2*res+1];
for(int i=1;i<=res;i++){
column[i]=1;
}
for(int i=1;i<=2*res;i++){
rup[i]=lup[i]=1;
queen=new int[res+1];
}
}
public void backtrack(int i){
if(i>res){
showAnswer();
}
else{
for(int j=1;j<=res;j++){
if(column[j]==1&&rup[i+j]==1&&lup[i-j+res]==1){
queen[i]=j;//设定为占用
column[j]=rup[i+j]=lup[i-j+res]=0;
backtrack(i+1);
column[j]=rup[i+j]=lup[i-j+res]=1;
}
}
}
}
protected void showAnswer(){
num++;
System.out.println("\n解答"+num);
for(int y=1;y<=res;y++){
for(int x=1;x<=res;x++){
if(queen[y]==x){
System.out.print("Q");
}
else{
System.out.print("X");
}
}
System.out.printl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请输入N:");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int res=scanner.nextInt();
System.out.println(res+"皇后的结果:");
Queen queen=new Queen(res);
queen.backtrack(1);
}
}
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现教务处计划对学生进行摸底并分类,假如使用K均值聚类算法,并且认为学生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积极主动型”、“学霸型”、“游戏人生型”、“迷茫无目标型”。现在你是该项目的负责人,(1)请设计一个较为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2)你是否认可对学生进行分类?(3)按照你给定的实施方案与需要测量的要素(如天学习时间),请尝试按照自身情况对其进行回答,以及对自身的评价与定位和努力目标。
答:根据K均值聚类算法,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时间,娱乐时间(包含打机和其他体育活动),,做事是否积极,是否有目标,性格等测量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类。
(2)认可
(3)根据自己的给定的实施方案:
学习时间:每天3-4个小时
娱乐时间:2个小时左右
本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肯定非常积极,当然不是只局限与那种娱乐的事情。
自己目前的目标是学好编程,打好基础,希望毕业时能找到好工作,至于找到好工作之后,接下来该干什么,自己也有个底,那就是希望能胜任项目经理等管理岗位,不过未来还是未知数,遇到好的机遇自己会好好把握,毕竟一辈子呆在公司里的人极少。
对个人评价:在学习能力方面自己还是很主动的,在做事情方面,由于自己是担任班委,班里有什么需要的,自己也会积极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心力。当然有时候自己在利用时间学习编程时,学到一定程度时会非常疲劳,会中途放弃,但是一想到自己下定决心搞开发时,自己也会回过头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
个人的目标:我想每个人都想创业,然而创业也不是很容易,资金,团队,人际等是创业成功的因素。目前自己在这方面很欠缺,对于经验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目前的个人目标是先就业后创业,积累经验,多认识社会上一些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