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锁介绍
在Java中,一个对象可以有synchronized方法或别的加锁机制来保证线程安全,线程是可以阻塞的,假如第一个线程在等待另一个线程,而后者又在等待别的线程,这样一直下去,直到这个链条上的线程又在等待第一个线程释放锁。这就造成了线程之间相互等待的连续循环,没有哪个线程能够继续,这被称之为死锁。
二、死锁产生的必要条件
互斥条件:指进程对所分配到的资源进行排它性使用,即在一段时间内某资源只由一个进程占用。如果此时还有其它进程请求资源,则请求者只能等待,直至占有资源的进程用毕释放。
请求和保持条件:指进程已经保持至少一个资源,但又提出了新的资源请求,而该资源已被其它进程占有,此时请求进程阻塞,但又对自己已获得的其它资源保持不放。
不剥夺条件:指进程已获得的资源,在未使用完之前,不能被剥夺,只能在使用完时由自己释放。
- 环路等待条件:指在发生死锁时,必然存在一个进程–资源的环形链,即进程集合{P0,P1,P2,···,Pn}中的P0正在等待一个P1占用的资源;P1正在等待P2占用的资源,……,Pn正在等待已被P0占用的资源。
三、死锁的实现
public class DeadLock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if("线程1".equals(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ynchronized ("lock1")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拿到lock1,准备拿lock2");
synchronized ("lock2") {
System.out.println("拿到lock2");
}
}
}
if("线程2".equals(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synchronized ("lock2")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拿到lock2,准备拿lock1");
synchronized ("lock1") {
System.out.println("拿到lock1");
}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adLock deadLock = new DeadLock();
DeadLock deadLock2 = new DeadLock();
deadLock.setName("线程1");
deadLock2.setName("线程2");
deadLock.start();//启动线程1
deadLock2.start();//启动线程2
}
}
运行结果:
结果可以看到虚拟机并没有停止运行,而线程1和线程2在分别拿到lock1和lock2后都不能继续执行了,因为线程1接下来要拿的锁lock2在线程2手中,而线程2接下来要拿的锁lock1在线程2手中,线程1要拿到锁lock1则要线程2释放lock1,而线程2必须拿到锁lock2才能释放lock1,而线程1也是拿到锁lock1才能释放lock2,这样就形成了互不相让的循环从而导致死锁。
四、处理方法
- 预防死锁
方法是通过设置某些限制条件,去破坏产生死锁的四个必要条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来预防发生死锁。 - 避免死锁
和预防死锁的区别就是,在资源动态分配过程中,用某种方式防止系统进入不安全的状态。 检测死锁
运行时出现死锁,能及时发现死锁,把程序解脱出来。解除死锁
发生死锁后,解脱进程,通常撤销进程,回收资源,再分配给正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