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管理分析总结
2)地址映射分类:
a. 静态重定位
当用户程序被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以后不再转换(一般在装入内存时由软件完成)。
b. 动态重定位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要访问数据时再进行地址变换(即在逐条指令执行时完成地址映射。一般为了提高效率,此工作由硬件地址映射机制来完成。由硬件支持,软件硬件结合完成。硬件上一般需要一对寄存器的支持)。
3)个人理解:
a.地址映射的目的:增加逻辑地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系统为每个任务提供了一个虚拟内存,任务执行时同时存在两个内存,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操作系统对虚拟内存进行操作,对内存管理起来更方便;而物理内存主要就是对应硬件的真实地址;
b.地址映射的步骤:对于静态地址映射,在程序烧写到处理器时,已经完成了地址的映射,并且映射关系已固定,一般内核中大部分代码就是实现的静态地址映射;对于动态地址映射,首先操作系统先申请一块虚拟内存,之后调用映射函数之后,才实现了物理内存的分配,这个主要用于用户进程中。
2)个人理解:这个所谓的主存储的分配和释放,是指操作系统是否对虚拟内存进行管理分配,不是完全有用户程序决定。
<
一、理解主存管理需要实现的功能
1、地址映射
1)定义:为了保证CPU执行指令时可正确访问存储单元,需将用户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运行时由机器直接寻址的物理地址,此过程即为地址映射。2)地址映射分类:
a. 静态重定位
当用户程序被装入内存时,一次性实现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以后不再转换(一般在装入内存时由软件完成)。
b. 动态重定位
在程序运行过程中要访问数据时再进行地址变换(即在逐条指令执行时完成地址映射。一般为了提高效率,此工作由硬件地址映射机制来完成。由硬件支持,软件硬件结合完成。硬件上一般需要一对寄存器的支持)。
3)个人理解:
a.地址映射的目的:增加逻辑地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系统为每个任务提供了一个虚拟内存,任务执行时同时存在两个内存,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操作系统对虚拟内存进行操作,对内存管理起来更方便;而物理内存主要就是对应硬件的真实地址;
b.地址映射的步骤:对于静态地址映射,在程序烧写到处理器时,已经完成了地址的映射,并且映射关系已固定,一般内核中大部分代码就是实现的静态地址映射;对于动态地址映射,首先操作系统先申请一块虚拟内存,之后调用映射函数之后,才实现了物理内存的分配,这个主要用于用户进程中。
2、主存储空间的分配和释放
1)定义: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存储空间也是内存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时合理的分配和释放内存,能达到内存使用率的最大化。2)个人理解:这个所谓的主存储的分配和释放,是指操作系统是否对虚拟内存进行管理分配,不是完全有用户程序决定。
3、主存储空间的保护
1)定义:对于主存储器而言,其同时存在多个用户程序和系统软件。为使系统正常工作,必须防止由于一个用户程序出错而破坏同时存在主存内的系统软件或其他用户的程序,还须防止一个用户程序不合法地访问并非分配给它的主存区域。因此,存储保护是多道程序和多处理机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存储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