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的硬盘管理
主要内容包括:硬盘分区、硬盘格式化和硬盘挂载三大部分。
1、 硬盘的接口类型
硬盘的接口一般分为两种:IDE并行接口和SATA串行接口,在linux上面IDE接口的硬盘被识别为/dev/hd[a-z]这样的设备,其中hdc表示光驱设备,这是因为主板上面一般有两个IDE插槽,一个IDE插槽可以接两个硬盘,而光驱是接着IDE的第二个插槽上面的第一个接口上面。其他诸如SCSI,SAS,SATA,USB等接口的设备在linux识别为/dev/sd[a-z]。
2、linux硬盘的分区
磁盘的分区分为:primary(主分区)、extended(扩展分区)、Logical(逻辑分区)且”主分区+扩展分区”≤4个。且扩展分区最多只有一个,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在里面写入数据的,扩展分区里面新建逻辑分区才能读写数据。如果看见一个硬盘有很多分区(>4个),是因为在扩展分区里面新建的逻辑分区。
主分区从 sdb1--sdb4
逻辑分区是从 sdb5--sdbN
如果所示linux硬盘分区之间的关系:
第一种情况:4个主分区
图(1)4个主分区的情况
图(2)3个主分区+1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包括逻辑分区)
3、 Linux下如何实现分区
3.1 在原系统中获取一个20GB的硬盘空间
3.1.1打开VMware:
图3-1VMware开机界面
3.1.2 双击硬件(SCSI)出现以下界面
图3-2双击硬件SCSI
3.1.3 单击添加按钮
图3-3添加硬盘
图3-4添加硬盘设置
图3-5设置磁盘属性为“创建新的虚拟磁盘”
图3-6磁盘容量选择20GB
图3-7文件命名
3.1.4完成硬盘设置,效果图如下
图3.8硬盘添加效果图
3.2 打开虚拟机,查看虚拟机下的硬盘个数,便可发现一个新的硬盘(/dev/sdb),但此时这个硬盘还无法使用,必须先对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后方可使用。
图3.9新添加硬盘效果
3.2.1 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使用fdisk命令)
①fdisk –l [DEVICE]
查看Linux某个硬盘的信息fdisk -l /dev/[hs]d[a-z],如果不接设备名,则是默认查案所有硬盘的信息。
图3.10命令操作实践图
②fdisk DEVICE 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
对sdb进行分区操作。
图3.11对sdb硬盘进行分区-1
图3.12对sdb硬盘进行分区操作-2
现在已经对硬盘分区修改完毕,但此时分区还不能使用,需要对硬盘进行格式化。
4.格式化硬盘
格式化分区命令
类型①:mkfs.ext2 /dev/part 格式化为ext2的类型,然后是接那个分区
类型②:mkfs.ext3 /dev/part 格式化为ext3的类型,然后是接那个分区
类型③:mkfs.ext4 /dev/part 格式化为ext4的类型,然后是接那个分区
命令操作时间之对sdb1进行格式化。
图4.1对sdb1进行格式化
5.硬盘挂载
上面已经对硬盘进行了分区、格式化工作,但是此时还是无法适用,需要进行挂载才能让用户使用到该硬盘。
挂载命令为:mount [-t fstype] DVEICE MOUNT_POINT
挂载命令 挂载文件格式类型 挂载设备 挂载点
挂载分区sdb1到/mnt/data下:
mkidir/mnt/data 创建一个挂载目录
mount–t etx4 /dev/sdb1 /mnt/data 把分区挂载到/mnt/data下
mount查看是否挂载成功
umount /dev/sdb1 卸载sdb1
命令实践部分如下:
图4.2对sdb1、sdb2进行挂载并卸载
6总结
在Linux下想要对一个硬盘进行管理的话主要步骤有以下三步:
l 分配一块硬盘空间;
l 对该硬盘空间进行分区;(命令格式:fdiskdevice)
l 格式化硬盘; (命令格式:mkfs –t fstype DEVICE MOUNT_POINT)
l 将硬盘挂载至Linux下的/mnt文件下;(命令格式:mount DEVICE MONUT_POINT)
经过以上四个步骤方能实现对一个硬盘数据的烧写和读取工作。
7、U盘挂载、光盘挂载、SD卡挂载和以上6个部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