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是这么个样子:
int a = 2,b = 5;
a+=b+=a+=b;
问最后a,b分别是多少。
我原本以为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0.原式清晰化的表达一下: a+=(b+=(a+=b));
1.先算最里面的括号 a+=b //a = 7;
2.再算中间括号 b+=a //b = 12;
3.计算最后括号 a+=b //a = 19
但是实际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答案是a=14 b=12
后来我想了一下,出现这样的原因是因为第一次计算最里面的括号并没有给a赋值。
也就是说,a,b在整个计算过程中,只进行了最后那一次的赋值运算。但是这个说法遭来了同事的反驳。
因此,我在这里发帖询问,想彻底弄清楚,这么个表达式的整个运算过程。
如果能顺便提到编译器如何实现这样操作那就更好不过了,还望知道详情的大神不吝赐教,小弟在此叩拜
如果实在是腾不出时间解答这无聊的问题,给点参考资料也许,哪怕给几个搜索关键字(我都不知道该对这样的问题怎么搜索)
采纳的答案
a+=b+=a+=b;
等价于
a=a+(b=b+(a=a+b));
1、运算过程中注意a是原子类型 值是拷贝的
2、a=a+(××××); //+结合率是从左到右。 即先将a压栈 然后计算括号内的,这样算就明白了,具体请看用javap -verbose 来观看字节码操作
0: iconst_2
1: istore_1 --->a
2: iconst_5
3: istore_2 --->b
4: iload_1 载入a(2)
5: iload_2 载入b(5)
6: iload_1 载入a(2)
7: iload_2 载入b(5)
8: iadd 7 (第6和7行累计 结果压栈)
9: dup 复制栈顶
10: istore_1 a(7) 把栈顶结果保存到a
11: iadd 12 (栈顶7+第5行)
12: dup 复制12
13: istore_2 b(12) 结果保存到b
14: iadd 12+2(栈顶+第4行)
15: istore_1 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