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和IsaacMao聊天的时候,我特地问了一下他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12点左右。其中早上6点到9点半是他给自己留做Surfing和Blogging的时间,然后去公司上班(Make live)。我一直非常关注学习的效率,也能感觉到我认识的很多blogger都是非常善于学习和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人,如果每天比别人多1个小时的思考时间,日积月累下来就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Google的海量索引使得互联网成为一个比较好用的知识库,也使得搜索引擎在英语国家的使用水平的普遍得以提高,而中文的全文检索天然就有分词的问题,这就注定在知识的使用效率上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其实咱们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学习和进步的速度比人家慢。
技术上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时间管理的修养。最近工作很忙,但是忙的并非很有成效,所以我不得不反省一下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的效率。其实我一直感觉比较有效的是自己的小纸条习惯:把自己最近几天需要做的5,6件杂事记录在一个小纸条上,办完一件划一件,最终目标就是把这张纸扔掉。有统计说明:一般人同时能考虑到的问题是7个,天才是11个。所以把手边的问题数量控制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之内,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经常发现自己的小纸条约记越多,很多好的想法就一点一点流失了。不得不承认:即使PDA等工具再方便,也不如铅笔更适合做自己的知识管理工具,输入速度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瓶颈。
工作中用过一段时间电子日记本,以后可能要恢复使用了。另外一个感兴趣的就是Radio Userland,Mao也给我讲了这个基于Python的跨平台发布工具作为个人发布管理工具的可能性。毕竟需要公开发表的东西可能只是个人知识的冰山一角,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需要的可能是更全面的个人私有知识管理系统和工具。
版权声明:可以转载,转载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 铅笔仍然是我最有效率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 的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 本版权声明。
http://www.chedong.com/blog/archives/00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