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址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2468376/article/details/50682444 https://blog.youkuaiyun.com/weixin_28804379/article/details/115040632
创建String对象的常用方式:
1、 使用new关键字
String s1 = new String(“ab”); //
2、 使用字符串常量直接赋值
String s2 = “abc”;
3、 使用”+”运算符进行字符串连接
String s3 = “abc” + “d”;
String s4 = s3 + 5; //abcd5
String对象的创建很讲究,关键是要明白其原理。
原理1:当使用任何方式来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s时,Java运行时(运行中JVM)会拿着这个s在String池中找是否存在内容相同的字符串对象,如果不存在,则在池中创建一个字符串s,否则,不在池中添加。
原理2:Java中,只要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对象,则一定会(在堆区或栈区)创建一个新的对象。
原理3:使用直接指定或者使用纯字符串串联来创建String对象,则仅仅会检查维护String池中的字符串,池中没有就在池中创建一个,有则罢了!但绝不会在堆栈区再去创建该String对象。
原理4:使用包含变量的表达式来创建String对象,则不仅会检查维护String池,而且还会在堆栈区创建一个String对象。
练习
public class String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tr1 = "hello";
String str2 = "hello";
String str3 = "he" + "ll" + "o";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3);
String str = "o";
String str4 = "hell" + str;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4);
String str5 = new String("hello");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5);
System.out.println(str4 == str5);
System.out.println(str1.equals(str5));
//intern()函数作用:直接获取常量池中字符串常量的地址并返回。
System.out.println(str1==str5.intern());
String str6 = new String("beyond");
}
}
//输出的结果
//true
//true
//false
//false
//false
//true
//true
通过方式一创建String对象,会先查看常量池中是否有这个字符串常量,如果存在,则直接将引用指向这个常量(即例子中:str1==str2为true)。比较疑惑的会是str3,str4。因为str3由字符串常量“he”、"ll"、“o”组成,编译器发现这三个常量组成的字符串常量已经存在了常量池中,即编译期间就已经确定了最终值,则也会将引用指向“hello”字符串常量。对于str4,因为编译器不能在编译时就确定字符串最终的值,所以会将字符串常量“hell”存放在常量池,再在堆中生成最终的对象【引申一下:通过“+”连接字符串,底层是通过new StringBuilder()的append()方法进行拼接,所以应避免在循环中使用“+”来拼接字符串,以免创建大量垃圾对象】。
通过方式二而创建String对象,首先会先查看常量池中是否存在这个字符串常量,如果存在,则直接在对内存中new出新对象;否则,会先在常量池生成这个字符串常量,再在堆中生成新对象(如图中str6)。特别注意:(new出对象的值为常量池中这个字符串常量的地址,也就是堆中存放的都是字符串常量中的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