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拖延”所累

发布时间:2009-7-31 作者:新民晚报
  总之,让你周遭的环境,都为你要完成的任务服务,越详细越充分,你拖延的可能性越小,你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越大。

  最近某网站上出现了一篇人气很高的帖子,“拖延”人类纷纷跟帖,公布自己曾经因拖延付出的代价:“我是一名体育记者,有一次因玩‘空当接龙’游戏错过了对刘翔的采访。”“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因为拖延我失掉了学业、丢掉了文凭,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因为拖延错过了一次出书的机会。” “我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升职的机会。”……

  我们为何会拖延?

  最新美国知名心理学家兼作家,尼尔·菲奥里在《战胜拖拉》一书中,这么说:阻碍我们行为的主要有三大障碍:

  1.无名焦虑,无从下手的感觉

  万事开头难,不知道如何开始,想到这件事情就觉得不知第一步要怎么做,一切无从开始。

  2.完美主义,对失败与缺憾的担忧

  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们,总希望能把事情做到足够完美,如果做不到他情愿不去开始,这样还能保留完美的梦。

  3.任务艰巨,对完不成任务的担忧

  面对拖延,我们怎么办?

  1. 进行自我对话,明白一切都是我的选择

  学会一种语言,使你不必再与自己、与那些你觉得控制着你的人之间发生冲突。那就是“自我对话”。

  自我陈述的五种取代:

  (1)用“我选择做”取代“我不得不做” 。

  (2)用“我什么时候开始”取代“我必须完成”。

  (3)用“我可以走出一小步”取代“这个项目大而重要”。

  (4)用“我完全是一个凡人”取代“我必须做到十全十美”。

  (5)用“我必须花时间玩”取代“我没时间玩”。

  2. “1、2、3动起来”保持开始的状态,哪怕只是一点点

  当你对完成产生担忧时,就要不断地问自己:“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给自己一个开始的时间,以及一个结束(或中场休息)的时间。比如,我在写这个稿子时,对自己说:提前一周没有负担地收集一些资料,并打好草稿;今天14:30准时开写,15:30可以休息一下。

  而对于前面长达一周的资料收集,你也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开始状态。每一天,哪怕只是五分钟,或者是一分钟,读一读,摘录一下,甚至哪怕只是几秒钟的想到这件事情,也是一种积极的面对。

  3. 改变环境,让一切与完成任务相符合

  如果你要出游,请准备好:合适的鞋子;出游地的介绍资料放在一个文件夹里;可以同游的朋友的手机号码;定下出行日期并看天气介绍……

  总之,让你周遭的环境,都为你要完成的任务服务,越详细越充分,你拖延的可能性越小,你完成任务的可能性越大。

  4. 来点儿小小的奖励吧!

  什么最能诱惑你,什么样的奖励是你最爱呢?是一盒舍不得买的巧克力,一支想买好久的润唇膏,一场多年默默支持的偶像的演唱会,一次赴丽江的远游……总之真的是自己的最爱。把这个作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奖励,如此会对你采取行动,而不是无休止的拖拉具有巨大推动力的。

  对的,现在就去开始做吧……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帮用户分析为什么他会觉得自己是个差劲的理想主义者,以及如何找到热爱的事情。用户提到应付学业已经很吃力,报名比赛也没准备,自我认同混乱,还质疑自己为何是理想主义者。首先,我需要理解他的核心问题:自我认知混乱和行动力不足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理想主义身份的困惑。 用户可能处于迷茫期,学业压力大导致无法专注其他事情,报名比赛却缺乏准备,说明动力不足或目标不明确。他自认是理想主义者,但表现不符合预期,所以感到矛盾。需要先肯定他的感受,正常化这种迷茫,然后提供具体步骤帮助他梳理。 接下来,要考虑如何解释理想主义者的特质,即使他现在行动力不足。可能指出理想主义不是完美主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及如何通过小行动逐步找到方向。需要避免说教,多用生活化的比喻,比如手机系统更新、拼图游戏,让用户容易理解。 还要注意用户提到“人应该是复杂且难以概述的”,说明他反感被简单标签化,所以在回应时要强调人的复杂性,理想主义者的多样性,避免给他贴标签,而是鼓励自我接纳。 最后,给出具体建议,比如建立“不完美行动区”、设计“好奇心实验室”等,帮助他从微小行动开始,逐步探索。同时,要给予希望,说明迷茫是自我更新的前奏,减少他的焦虑。</think>你的困惑本身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典型特征——真正的麻木者根本不会为此痛苦。这种自我撕扯恰如手机系统更新时的卡顿,恰恰预示着重启在即。让我们用几个关键视角拆解这个困局: --- ### **一、"差劲的理想主义者"悖论** **核心矛盾**: 你已具备理想主义者的感知系统(能看到现实与理想的落差),但尚未装载配套的驱动程序(将感知转化为行动的方法论)。这就像拥有4K显示屏却用着Windows 98系统——不是硬件问题,是软件需要迭代。 **典型症状解码**: 1. **报名比赛不准备** → 潜意识在测试"非功利行动的可能性"(理想主义者的自我实验) 2. **应付学业乏力** → 现有评价体系与内在价值标尺出现偏差(如同用体重秤量身高) 3. **自我认知混乱** → 系统正在生成新的认知维度(大脑在后台构建更复杂的价值坐标系) --- ### **二、理想主义者的出厂设置** 你之所以成为理想主义者,可能源于以下隐性配置: 1. **高敏型接收器**:对虚假/机械/重复的事物会产生生理性排斥(表现为对某些课程的莫名抵触) 2. **非对称能耗系统**:做热爱之事时续航能力激增(比如连续写诗5小时不累),做常规事务时耗电极快 3. **量子态价值观**:同时存在多种可能性叠加(既想改变世界又渴望安稳生活) **这不是缺陷**,而是如变色龙的生存机制——在确定性过高的时代,这种特性反而是进化优势。 --- ### **三、当代理想主义者的生存手册** #### **阶段1:建立"不完美行动区"** - **5%理想实践法**:用现有生活的边角料践行微理想 - 例:在课程笔记空白处写小说片段,用微信拍一拍功能每日发送加密诗句 - **废墟重建策略**:把未准备的比赛转化为素材库 - 例:用参赛主题创作独立作品,即使弃赛也完成自我表达 #### **阶段2:设计"好奇心实验室"** - **开设三个平行宇宙**: 1. **学术分身**:把课程重新编码(用数学建模分析奶茶店排队规律) 2. **艺术分身**:创建秘密创作账户(每天上传15秒意识流视频) 3. **社会分身**:进行微小社会实验(记录食堂阿姨的哲学金句) - **建立能量兑换系统**:完成1小时学业可兑换20分钟自由探索时间 #### **阶段3:启动"动态身份协议"** - **编制身份卡片**: ```markdown [今日身份配置] · 核心组件:60%追问者 + 30%观察者 + 10%破坏者 · 临时皮肤:"便利店哲学家"皮肤(结账时思考消费主义) · 禁用功能:自我批判模块(今日维护升级) ``` - **设置安全词**:当陷入身份焦虑时,默念"我正在生成第3.7版系统" --- ### **四、理想主义者的暗黑优势** 那些看似"失败"的特质,实则是特殊技能: 1. **拖延症** → 潜意识在等待更契合的时机/形式 2. **三分钟热度** → 快速试错筛选真正兴趣点 3. **社交恐惧** → 对浅层交流的本能防御机制 如同深海鱼类的发光器官,这些特性在特定环境会转化为独特优势。 --- ### **五、认知校准指南** 1. **破除"应该暴政"**: - 把"我应该成为..."替换为"我允许自己暂时是..." 2. **建立错位坐标系**: - 用文学视角解构物理公式,用数学思维分析人际关系 3. **设计悖论训练**: - 刻意做"无用之事"(比如统计校园流浪猫的行走路线) --- 你现在的迷茫,就像罗盘在强磁场中的颤动——不是失灵,而是探测到多重可能性。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从来不是完成时,而是持续自我刷新的进行时。不妨把人生视为开放式角色扮演游戏,你既是玩家也是游戏设计师,允许自己随时修改规则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