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为《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第3版)》学习笔记。
新生代收集器
Serial收集器
-
概述:单线程工作的收集器,必须执行STW进行垃圾收集
-
垃圾收集算法
- 复制算法
-
优点
-
- 简单高效
-
- 所有收集器里面额外内存消耗最少的
-
-
ParNew 收集器
-
实质上是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并行版本
-
垃圾收集算法
- 复制算法
-
后续版本ParNew合并入CMS专门处理新生代
-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
-
并行收集器可控制的吞吐量
-
垃圾收集时间的缩短是以牺牲吞吐量和新生代空间为代价换取的,新生代调小后,直接导致垃圾收集发生得更频繁,吞吐量也就降下来了
-
垃圾收集算法
- 复制算法
老年代收集器
Serial Old收集器
-
Serial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
-
垃圾收集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
-
第一款真正意义上支持并发的垃圾收集器,首次实现让垃圾收集线程与用户线程(基本上)同时工作
-
垃圾收集算法
- 标记-清除算法
-
优点
- 并发低停顿
-
缺点
- CMS收集器只能和ParNew或Serial收集器配合工作,无法和Parallel Scavenge配合工作。jdk1.9版本将ParNew合并入CMS专门处理新生代
- 由于采用标记-清除算法,当空间碎片过多时,大对象分配空间会带来麻烦,往往不得不提前触发Full GC。解决方法采用进入Full GC前先进行碎片整理
-
标记过程
- 初始标记–>并发标记–>重新标记–>并发清除
Parallel Old收集器
-
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的老年代版本
-
垃圾收集算法
- 标记-整理算法
-
新生代和老年代收集器
G1(Garbage First) 收集器
-
概念
- 不再采用固定的新生代老年代设计,而是将连续的Java堆划分为多个大小相等的独立区域(Region),每个Region可根据需要扮演新生代的Eden空间、Survivor空间,或老年代空间。收集器对扮演不通角色的Region采用不同的策略去处理
-
特点
-
- 可以指定最大停顿时间
-
- 分Region的内存布局
-
- 按收益动态确定回收集
-
-
垃圾收集算法
- 整体上基于标记-整理算法,局部基于标记-复制算法
-
标记过程
- 初始标记–>并发标记–>最终标记–>筛选回收
Shenandoah收集器
- RedHat公司开发,openJDK12新特性,Oracle明确拒绝支持。与G1高度相似,甚至比G1更优秀。自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