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 ChatGPT、文心一言、Gemini 等大型语言模型(LLM)交互时,我们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提示词”(Prompt)。但为什么有些人能轻松让 AI 生成结构严谨的报告或可运行的代码,而有些人却只能得到笼统甚至错误的回答?关键在于是否真正理解并善用提示词设计、提示词工程与上下文工程。本文将从基础讲起,带你系统掌握这三个核心概念。
一、什么是提示词(Prompt)?
提示词,简单来说,就是你给AI的“指令”或“问题”。它是用户与模型进行交互的唯一媒介,决定了模型输出内容的范围、质量和方向。
可以把AI模型想象成一个无所不知但需要引导的超级大脑。如果你只是模糊地说“写点关于太阳的东西”,它可能会给你一篇从小学科普到天体物理学的任何内容。但如果你给出一个清晰的提示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小学生解释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字数在200字以内。” 那么AI的输出就会变得聚焦、准确且符合需求。
一个基本的提示词通常包含:
-
任务(Task): 你希望AI做什么(例如:总结、翻译、编写、分类)。
-
上下文(Context): 任务相关的背景信息(可选但很重要)。
-
指令(Instruction): 对输出形式的具体要求(例如:字数、格式、风格)。
-
输入数据(Input Data): 需要处理的具体内容。
提示词的核心作用是“唤醒”模型内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并将其引导至解决特定问题的方向上。
二、提示词工程(Prompt Engineering)
仅仅会写提示词还不够,提示词工程是一门系统性地研究、设计和优化提示词,以从大型语言模型中可靠地获得高质量、高相关性输出的学科。它既是“艺术”(需要创造力和语言技巧)也是“科学”(有可遵循的模式和方法论)。
提示词工程的目标是:最大化模型的性能,最小化其输出的不确定性和错误。
常见的提示词工程技术包括:
-
零样本提示(Zero-Shot Prompting): 直接给模型一个任务指令,不提供任何示例。依赖模型自身的知识迁移能力。
-
示例: “将以下英文翻译成中文: 'Prompt Engineering is a critical skill for the AI era.'”
-
-
少样本提示(Few-Shot Prompting): 在指令中提供几个输入-输出的示例,让模型通过示例来学习任务模式。这对于复
掌握提示词与上下文工程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