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际数字科创产业园跻身全国产业园前十,绝非偶然。其背后是精准的产业定位、完善的创新生态与硬核的发展成果,共同构筑起强大的竞争力。
精准的产业定位是其成功的首要密码。产业园聚焦数字科创赛道,重点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这种 “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专注,让资源得以集中投放 —— 仅 2023 年就投入 12 亿元用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成 5 个国家级实验室、8 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吸引了华为鲲鹏创新中心、字节跳动西南研发总部等 23 家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形成 “龙头引领、梯队跟进” 的产业格局。创新生态的构建是关键支撑。
产业园首创 “人才 - 技术 - 资本” 三角联动机制:与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 8 所高校共建 “科创人才驿站”,年输送专业人才超 5000 人;设立 10 亿元产业基金,通过 “孵化 + 投资” 模式培育出 16 家独角兽企业;搭建的 “科创交易平台”,累计促成技术成果转化交易 47 笔,交易额突破 8 亿元。
这种 “产学研用金” 深度融合的生态,让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硬核成果更具说服力。园区企业年研发投入占比达 1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9 个百分点;累计申请发明专利 3200 余项,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29 项;2023 年园区总产值突破 600 亿元,亩均税收达 86 万元。
从产业定位到生态构建,再到成果输出,成都国际数字科创产业园以系统化优势稳居全国前十,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园区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