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开脑洞(一),如何摆脱痛苦,记自己的短期修行

本文探讨了生活中面对痛苦和负面情绪的方法,介绍了内观修行的概念及其在缓解情绪困扰中的应用。作者分享了个人经历,并讨论了“觉知”与“平等心”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活了快半辈子,该敲敲自己的木鱼脑袋了,虽然来得很晚。
        人活着就有痛苦,如何从痛苦中解脱?这是我第一个思考的,可能有人会觉得有点恶俗,但比起从来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人,或是没有仔细考虑过这个问题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
        负面情绪、发怒、悲伤等等,在这里都理解为痛苦。我遇到最多的痛苦,是负面情绪,发怒偶尔,悲伤很少。可能这和人处的人生阶段有关,拿自己来说,快到中年,工作事业、家庭生活、学习进步各方面都有压力,协调不好,当然就会遇到各种不爽,然后不知不觉之间,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觉得事事不如意。

        比如自己在看电脑,妻子在整理家务,可能就会说你一句:“看我在做事,你也不来帮一把,整天对着电脑”,然后自己可能心里就不爽了:“我又不是在上网,我在做正事”。如果你没成家没有这种经历,那我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挤地铁或公交车,后面一个IT民工背着电脑包左冲右突的,擦挂到你了,估计你就会不爽,到了公司一看上周交待小张要做事到现在还没做好,心里就会想这人啥素质啊,办事这么不靠谱,心里又暗暗不爽。如果是女的,打开手机看到朋友圈中和别人的自拍合影中别人图像被美化过而自己显得难看,可能心想对方真是一个心机婊,不爽。

有了上面种种,于是乎,我要开始找解脱痛苦之道。

一个人老是生闷气,不值得啊。能一开始就不生气吗?有些人性格就这样;一直忍着?好象最后总会火山爆发;转移情绪?那只是暂时的忘却。

无意中看到“内观”这词,说修习它可以让人摆脱痛苦,获得安祥快乐。我这里就不把内观搞得神神秘秘的了,其实就是传说中释迦牟尼的修行方法。请注意,我这里是用“释迦牟尼”来称呼这位圣人,而不是用“佛陀”,因为怕你起习性反应:“绕了一大圈,你来是骗大家向佛磕头的”。

我说一下自己对释迦牟尼这个人的理解:
    他是人,不是神
    信他的修行感悟,而不是向他磕头。
    他被尊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不是浪得虚名的,不是搞迷信而出名的。
现在的佛教被人搞得很迷信,真不能怪他老人家,大家可以看一下《佛陀传》(旧版是《故道白云》)。

后来我就参加了一次短期的内观修行。其实修行的举办方为了减少潜在的学员的偏见,在那个短期修行的简介中,没有提到佛陀什么的东西,只说内观是一个人修行的好方法。后来我上课后才知道与佛教的关系很大,一开始是有些抵触的,不过一两天后也没看到课上有世俗佛教那一套东西,也就无所谓了。再后面,老师作了一些解释,才知道此修行非彼修行,虽然都号称是释迦牟尼传下来的,但差别很大。

该做作业了,以后我的“思维与存在”系列文章可能都会按照下面的样子来做。
【思维】

依我愚见,人的精神痛苦,主要是受自己思维方式的影响,但人脑的思维自有其规律,我们要淡定。


【存在】

依我愚见,让自己生气的外界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难以改变。不是什么事都躲得开,躲到深山老林里估计也有烦恼。


【解决办法】
按内观的说法,了解“戒、定、慧”,修炼“觉知”与“平等心”。
觉知--感受身体每一个细微的变化。
平等心--对任何感受都持客观观察的态度。
所以这里的解决办法是:时刻保持对自己身体或情绪上的觉知,如果有情绪升起,那就用平等心去观察它的样子,等它寂灭,而不是控制不住这个情绪而爆发并引发后续的行为如爆粗口及挥拳头。


好象不好理解,没关系,看别人怎么说。和我一起上课的一个学员阿明,他说他来修行的原因是工作中脾气不好,想摆脱这种痛苦。他前后问了老师三次:“我情绪一上来就控制不住啊咋办?”,老师回复,这个修行的方向是对的,但是初学者确实是很难驾驭觉知与平等心。没办法,只有勤修炼。


【相关依据】
这个办法是否管用,不好科学地证伪,有人可能会怀疑。但事实是,有不少人参加了多次短期修行,看着道行还是比较高深。


喜欢讲科学的人,则可以参看 刘未鹏博客中精彩的心理学内容,扯到了内观:
http://mindhacks.cn/2012/06/04/escape-from-your-shawshank-part5-the-invisible-cage/
...情绪有牢笼...到目前为止,心理科学能够给予我们逃出情绪牢笼的最有效的手段有两个,一是改变行为(对事实重新认知),二是改变观念(当下很火的Mindfulness)

要理解这两派做法,须首先理解我们的情绪大脑工作的方式,有一个著名的模型叫ABC模型,描述的是情绪产生的过程,首先是A(Activating Event):即最原始的客观事实,然后是B(Beliefs about the event):即我们内心的各种内隐的心智模式。最后才是C(Consequence):即引发的情绪。而我们很多时候只直接体验到C,既看不到原始的事实(A),更觉察不到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式(B)

   负面情绪是一个负反馈系统,其产生的目的就是要驱使你去做点什么从而消除它。所以负面情绪具有强大的执行力。我们不妨把这最后一步称为D(Drive)。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链条:ABCD。


    “再认知”方法着眼于环节B,其逻辑是这样的:既然情绪的产生是心智模式作用于现实的结果,那么改变心智模式,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负面情绪的产生,属于防火型策略。再认知在很多时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很多事情确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例如你一想到房价这么高就恨不能省下每一分钱(《蜗居》中海萍同学的做法),你也可以一想到房价这么高,再怎么省也是杯水车薪,还不如好好对待自己明天去买个iPhone,反正相比于高房价而言什么东西都不显得那么贵了。

而Mindfulness的理念就更微妙了,这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思维技术,源于佛教,但正在跟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结合并产生像MBSR和MBCT这样对日常心智成熟非常有效的技术:神经科学家们发现长期冥想训练的喇嘛们的大脑中的神经回路产生了一些永久性的变化,使得他们更能够让自己的情绪大脑平静下来。Mindfulness很多时候着眼于D环节,即虽然负面情绪已经产生了,但我们可以训练自己对负面情绪的宽容度(佛教将之称为慈悲心,现在一些文艺化的Mindfulness书籍则将之称为对自己要有柔软的心),从而让自己不像拉磨驴一样被它驱使着走。Mindfulness经常用像这样的隐喻来描述我们的意识跟情绪的关系:情绪就像是一场忽如其来的大雨,我们的本能总是赶紧找个屋檐躲起来,而Mindfulness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能够安然地走在雨中。佛教古老的智慧当中,有“妄念”这一说法,这一说法跟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心智模式其实非常接近,正如科学家们所领悟到的:所有模型都是错的,只不过有些模型更错。心理学家们也逐渐认识到:所有心智模型也都是错的,只不过有些心智模型让你更苦逼。而妄念的说法正符合这一要旨,你所感知到的情绪乃是你自己都未必知道其对错的心智模式所带来的结果。而通过训练对负面情绪的宽容度,我们便能够逐渐不为这些念头所驱使,而是能够比较平静地看着情绪来来去去。对此也有人用这样一个隐喻:你的意识是一个空屋子,而来来去去的情绪则是到来的客人,客人会不期而至也会离去。或者这样一个意向:情绪就像一波一波的浪潮,你是冲浪者,而浪尖总会过去。




【自己感悟】
一、打坐真奇妙
  以前学东西,都是阅读和思考的多,有时就成了纸上谈兵。这次修行,要的是亲自上阵找感觉,每天就是打坐打坐,坐个十几个小时。
  打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奇妙的感觉,真是佩服人体的神秘。事后想想,可能是人体潜在的一些东西,如多肽、多巴胺、副交感神经之类的东西,平时我们只觉知到肌肉等大方面的身体反映,这次感受是深入到毛细血管以及神经末梢级别的了。有点吹牛了,不过有些东西确实不好表达。
  有人会说,假的。好吧,也不是我一个人面临解释的困境,那些与禅修相关的书,都是云山雾罩。


二、摆脱痛苦,从思维入手
  认识到思维不好改变存在,这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不能改变别人(或是客观存在),那只能改变自己。这里是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了。
  但自己的情绪大脑是不好改变的,上文刘未鹏的博客中有很多的心理学知识,就是讲情绪大脑是进化了几千万年的,能轻易战胜理智。
  怎么办?相信释迦牟尼,注意修行,保持觉知和平等心。不然也没有其他哪位圣人对此研究得更透彻。


【众人评说】

我还没时间去关注别人对内观的正面与反面评说。这里提供一些相关信息
下面是 内观的几个流派的说明,
http://bbs.tianya.cn/post-50889-4-1.shtml
释迦牟尼毕竟是2500年前的圣人,且佛教在印度逐渐消亡而在其它国家兴起,谁是正宗的,那都说不清了。(这就象中国的《尚书》,孔子时候还在,死后五百年,到了西汉时就找不到完全原版的了,后面出现了一些章节的伪作)

禅修的东西,网上太多了,可以看看。我看过以下一些:
  《箭术与禅心》,禅修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这本书里有一个西方哲学教授的体会,看了你就知道,原来大家都一样烦恼禅修是什么体验。
  《一个瑜珈行者的自传》,乔布斯推荐,我看不懂,也不明白乔推荐它是啥意思,书里吹得没边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