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平台开发之线程和进程的详解

本文详细解析了Android中的进程与线程概念,包括它们如何被Android系统管理和使用,以及开发者如何合理安排线程任务以提高用户体验。文章还介绍了Android如何根据不同进程的重要性层级来决定是否终止进程。

 在线Android课程学习编程语言中遇到进程与线程,作为初学者再次有时候会陷入迷惑,总的来说,进程和线程都是操作系统的概念。安卓平台启动一个组件,Android会相应启动一个进程,一个应用对应一个主线程。进程组件运行所在的进程由manifest文件所控制。组件元素——<activity>, <service>, <receiver>和<provider>——都有一个 process 属性来指定组件应当运行于哪个进程之内。这些属性可以设置为使每个组件运行于它自己的进程之内,或一些组件共享一个进程而其余的组件不这么做。它们也可以设置为令不同应用程序的组件在一个进程中运行——使应用程序的组成部分共享同一个Linux用户ID并赋以同样的权限。<application>元素也有一个process属性,以设定所有组件的默认值。线程通过java的标准对象Thread 创建. Android 提供了很多方便的管理线程的方法:— Looper 在线程中运行一个消息循环; Handler 传递一个消息; HandlerThread 创建一个带有消息循环的线程。

  Android 可能在系统剩余内存较少,而其他直接服务用户的进程又要申请内存的时候shut down 一个进程, 这时这个进程里面的组件也会依次被kill掉。当这些组件有新的任务到达时,他们对应的进程又会被启动。当决定哪个进程需要被关闭的时候, Android会考虑哪个对用户更加有用。如Android会倾向于关闭一个长期不显示在界面的进程来支持一个经常显示在界面的进程。

  对于可以远程调用的方法,也要注意这点。当一个调用在Ibinder对象中的方法的程序启动了和Ibinder对象相同的进程,方法就在Ibinder的进程中执行。但是,如果调用者发起另外一个进程,方法在另外一个线程中运行,这个线程在和IBinder对象在一个线程池中;它不会在进程的主线程中运行。例如,一个service从主线程被调用onBind() 方法,onBind() 返回的对象(如实现了RPC的Stub子类)中的方法会被从线程池中调用。因为一个服务可能有多个客户端请求,不止一个线程池会在同一时间调用IBinder的方法。因此IBinder必须线程安全。  

  所有的组件实例都位于特定进程的主线程内,而对这些组件的系统调用也将由那个线程进行分发。一般不会为每个实例创建线程。因此,某些方法总是运行在进程的主线程内,这些方法包括诸如View.onKeyDown()这样报告用户动作以及生命周期通告的。这意味着组件在被系统调用的时候,不应该施行长时间的抑或阻塞的操作(诸如网络相关操作或是循环计算),因为这将阻塞同样位于这个进程的其它组件的运行。你应该如同下面线程部分所叙述的那样,为这些长时间操作衍生出一个单独的线程进行处理。

  作为一个多任务的系统,Android 系统当然能够尽可能长的保留一个应用进程。但是由于新的或者更重要的进程需要更多的内存,系统不得不逐渐终结老的进程来获取内存。为了声明哪些进程需要保 留,哪些需要kill,系统根据这些进程里面的组件以及这些组件的状态为每个进程生成了一个“重要性层级” 。处于最低重要性层级的进程将会第一时间被清楚,接着时重要性高一点,然后依此类推,根据系统需要来终结进程。如果您阅读这部分内容依旧不了解,扣丁学堂站内android在线课程对此有详细介绍。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