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的老板请注明出处: http://blog.youkuaiyun.com/cc_xz/article/details/61618922 万分感谢!
前言:
本篇为UI组件的第二篇,主要探讨关于Fragment的基本使用,包括简单的原理以及创建、修改、删除等操作。
在本篇文章中,你将了解到:
1.什么是Fragment。
2.Fragment的生命周期。
3.Fragment的基本使用。
什么是Fragment?
由于Android是一款开源的系统,在国内外不同的厂商研发出了很多不同的机型,甚至将Android应用到了平板中,但是这意味着不同厂商出产的手机、平板的屏幕大小不一,例如,组件排版安装5.0寸手机制作的程序,如果在4.7寸的手机上,视觉效果体验虽说会降低,但也不至于不可接受。但是如果放到6.0寸的手机,乃至平板上,用户的视觉体验会大幅度降低。
这就导致了Android研发的工作中有比较大的比重的分辨率匹配,而Fragment则是用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这是因为,Fragment是依赖于Activity的,在Activity的布局中创建一个FrameLayout组件,就可以在上面根据不同的需要显示很多个Fragment(当然不能同时显示)。并且Fragment有自己的生命周期、自己的布局文件、独立的事件处理,极端的说,你甚至可以把一个Fragment当做一个Activity来使用。
Fragment的生命周期
前面说过,Fragment是依赖于Activity的,即必须先创建Activity,再创建Fragment,并且Fragment的生命周期细节上同Activity所有不同,但仍是可以对应参考的。先来看一下Google官方给出的Fragment与Activity生命周期对照表:
我们现在来简单解释一下Fragment多出来的生命周期:
onAttach():
当Fragment与Activity发生关联时调用该方法。
onCreateView():
在Fragment中初始化Layout、初始化组件时使用。
onActivityCreated():
当Activity的onCreate()返回时调用。
onDestoryView():
与onCreateView想对应,当该Fragment的视图被移除时调用。
onDetach():
与onAttach相对应,当Fragment与Activity关联被取消时调用。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除了onCreateView()外,如果你重写了其他方法,则必须调用spue使父类来实现该方法。
准备工作:
本案例中计划使用动态添加Fragment的方式,来分别在同一个FrameLayout组件中分别显示两个不同的Fragment,并且完成替换、删除、在Fragment中修改Activity的内容,以及在Activity中修改Fragment的内容等操作。
首先来看一下效果图:
接着开始进行一些初始化等准备工作,代码如下:
以下代码在activity_main中写入:
<LinearLayou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match_parent"
android:orientation="vertical">
<TextView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30dp"
android:layout_gravity="center_vertical"
android:text="这里是MainActivity"
android:textSize="18sp" />
<LinearLayout
android:layout_width="match_parent"
android:layout_height="40dp"
android:orientation="horizontal">
<Button
android:id="@+id/ButtonShowFragmentNo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android: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