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作分解结构连同具体的范围说明书和工作分解结构词典,定义了项目的范围基准,该基准为可能发生在项目的任何变更提供了依据。
2 备选方案识别常采用的技术: 头脑风暴,横向思维和配对比较。
3 物料清单分层次列示了构成所制造产品的物理组件,次级组件及组成部分,而工作分解结构是以可交付成果为导向,对定义整个项目范围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组。
4 在所有的项目中,无论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项目,收集需求的第一步是评审项目章程和干系人登记册。
5 可利用项目绩效测量结果来评估偏离范围基准的程度。
6 需求跟踪矩阵是收集需求过程的一项输出,它包括跟踪:业务需求,机遇和项目目标等需求,项目目标,项目范围或工作分解结构可交付成果,产品设计,产品开发,测试战略和情境以及从高层次需求到更详细的需求。
7 项目的除外责任:需要识别出什么是被排除在项目之外的,明确说明哪些内容部属于项目范围,有助于管理干系人期望
8除遵循相关合同的规定之外,范围变更控制需纳入项目的总体变更控制系统,并且要具备控制项目和产品范围的各种系统。
9 纠正措施: 为使项目工作的未来期望绩效与项目管理计划保持一致,而对项目执行工作下达的书面指令。
预防措施:通过实施某项活动,来降低项目风险消极后果的发生概率的书面指令。
缺陷补救:识别项目组成部分的某一缺陷之后所形成的正式文件,用于就如何补救该缺陷或彻底替换该部分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