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代码的质量

 废话在前:只有总结,才能进步。

 

近日有人问起,“你认为如何能提高代码的质量”,虽然都说出来了,但缺乏条理,特总结于此。

 

首先,应明确什么样的代码算是质量高的。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去做。

 

我觉得,高质量的代码应该至少包括:

1.可读性。

2.可维护性。

 

代码的可读性同样有助于代码的可维护性。有时候在一个项目里,你修改的代码未必是自己写的,如果代码写的可读性很差,那将是非常痛苦的。

 

一、可读性

1.包名、类名、成员变量名、方法名、局部变量名等的命名应仔细斟酌。尽量做到读一段代码,就像是读一句话一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其中的逻辑。

2.包下面应包含哪些类,这也是有讲究的。不能太随意。从包中应该可以大概看出类的功能或所在层次。

3.一个方法只要实现一个功能。这一点很重要,首先利于阅读,方法的名字可以告诉你它的功能。

4.方法的实现不宜过长,个人写代码的习惯是,一个方法的长度不会超过电脑的一屏。也就是不用拖动滚动条便可把实现尽收眼底。

 

二、可维护性

1.代码写的要灵活,尤其是一些配置文件。比如写一个下载程序,文件的放置路径就不能在代码中写死。因为一来以后要变动的话,还要来改程序,并重新部署;二来开发的环境与正式的环境有所不同,写死也不利于部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数据库的连接信息,url、用户名、密码等,开发环境与正式环境一般不会相同,把这些信息写在配置文件里为好。

2.提高的代码复用,以提高代码的维护性。

举个反例吧。我们的系统中有很多生成Excel文件并在浏览器端下载的功能要求,由于这些功能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结果类似的程序写了二十几份,都是互相拷贝而来。

当时我们用的是POI的低版本,后来进行了POI的升级,有一些API不能使用了,于是改了二十几个类。如果把这些功能复用一些,也许只要修改一个类文件就搞定了。

3.多用一些设计模式,提高代码的层次感。使得修改代码的时候,影响范围达到尽量的小。这个就有难度了。平时要慢慢积累才行。

常用的模式 工厂模式、模板模式、适配器模式、策略模式、代理模式(动态代理) 等。这些模式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用到,应该熟练运用才行。

 

下面是一些代码片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