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多线程编程这块,我们经常要使用Handler,Thread和Runnable这三个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你是否弄清楚了呢?
答:Android的CPU分配的最小单元是线程,Handler一般是在某个线程里创建的,因而Handler和Thread就是相互绑定的,一一对应。而Runnable是一个接口,Thread是Runnable的子类。所以说,他俩都算一个进程。HandlerThread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处理消息循环的线程,他是一个拥有Looper的线程,可以处理消息循环。与其说Handler和一个线程绑定,不如说Handler是和Looper一一对应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UI线程(主线程)中: mHandler=new Handler();
mHandler.post(new Runnable(){
void run(){
//执行代码...}
});
这个线程其实是在UI线程之内运行的,并没有新建线程。
常见的新建线程的方法是: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thread.start();
HandlerThread thread = newHandlerThread("string");
thread.start();
2、如何设定应用程序为系统级别的应用?
答:apk 获取system权限;如何获取如下:
解释连接:http://blog.youkuaiyun.com/superkris/article/details/7709504
第一个方法简单点,不过需要在Android系统源码的环境下用make来编译:
1. 在应用程序的AndroidManifest.xml中的manifest节点中加入android:sharedUserId="android.uid.system"这个属性。
2. 修改Android.mk文件,加入LOCAL_CERTIFICATE := platform这一行
3. 使用mm命令来编译,生成的apk就有修改系统时间的权限了。
第二个方法是直接把eclipse编出来的apk用系统的签名文件签名
1. 加入android:sharedUserId="android.uid.system"这个属性。
2. 使用eclipse编译出apk文件。
3. 使用目标系统的platform密钥来重新给apk文件签名。首先找到密钥文件,在我ndroid源码目录中的位置是"build/target/product/security",下面的platform.pk8和platform.x509.pem两个文件。然后用Android提供的Signapk工具来签名,signapk的源代码是在"build/tools/signapk"下,编译后在out/host/linux-x86/framework下,用法为java -jarsignapk.jar platform.x509.pem platform.pk8 input.apk output.apk"。
加入android:sharedUserId="android.uid.system"这个属性。通过Shared User id,拥有同一个User id的多个APK可以配置成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中。那么把程序的UID配成android.uid.system,也就是要让程序运行在系统进程中,这样就有权限来修改系统时间了。
只是加入UID还不够,如果这时候安装APK的话发现无法安装,提示签名不符,原因是程序想要运行在系统进程中还要有目标系统的platform key,就是上面第二个方法提到的platform.pk8和platform.x509.pem两个文件。用这两个key签名后apk才真正可以放入系统进程中。第一个方法中加入LOCAL_CERTIFICATE :=platform其实就是用这两个key来签名。
这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生成的程序只有在原始的Android系统或者是自己编译的系统中才可以用,因为这样的系统才可以拿到platform.pk8和platform.x509.pem两个文件。要是别家公司做的Android上连安装都安装不了。试试原始的Android中的key来签名,程序在模拟器上运行OK,不过放到G3上安装直接提示"Package... has no signatures that match those in shared user android.uid.system",这样也是保护了系统的安全。
3、谈谈Android的IPC(进程间通信)机制
答:http://blog.youkuaiyun.com/luoshengyang/article/details/6618363
Android系统中,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是由一些Activity和Service组成的,这些Activity和Service有可能运行在同一个进程中,也有可能运行在不同的进程中,android的IPC机制也就是Binder机制,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内核的,而Linux内核继承和兼容了丰富的Unix系统进程间通信(IPC)机制, 但是,Android系统没有采用上述提到的各种进程间通信机制,而是采用Binder机制,Binder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它是一种类似于COM和CORBA分布式组件架构,通俗一点,其实是提供远程过程调用(RPC)功能。从英文字面上意思看,Binder具有粘结剂的意思,那么它把什么东西粘结在一起呢?在Android系统的Binder机制中,由一系统组件组成,分别是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和Binder驱动程序,其中Client、Server和Service Manager运行在用户空间,Binder驱动程序运行内核空间。Binder就是一种把这四个组件粘合在一起的粘结剂了,其中,核心组件便是Binder驱动程序了,Service Manager提供了辅助管理的功能,Client和Server正是在Binder驱动和ServiceManager提供的基础设施上,进行Client-Server之间的通信;
1. Client、Server和Service Manager实现在用户空间中,Binder驱动程序实现在内核空间中
2. Binder驱动程序和Service Manager在Android平台中已经实现,开发者只需要在用户空间实现自己的Client和Server
3.Binder驱动程序提供设备文件/dev/binder与用户空间交互,Client、Server和Service Manager通过open和ioctl文件操作函数与Binder驱动程序进行通信
4. Client和Server之间的进程间通信通过Binder驱动程序间接实现
5. Service Manager是一个守护进程,用来管理Server,并向Client提供查询Server接口的能力
4、apk安装卸载的原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