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语言历史
C语言是由丹尼斯•里奇于1970年在B语言的基础上设计的,主要用于编写UNIX操作系统;
随着UNIX的广泛应用,C语言得到普及
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ANSI)制订了C语言标准,即ANSI C
2、C语言特点
a.丰富的数据结构
b.结构化的控制语句
c.高效率的目标代码
d.可移植性好
3、基本结构
C程序由一个主函数main( )及其他函数组成
C语言的三类函数:
a.main( )函数:每个程序中有且仅有一个,且C程序总是从主函数开始执行
b.库函数
c.用户自定义函数
4、C程序开发过程
编辑:在一个文本文件里编写C语言代码
编译:用编译器将C语言代码编译成二级制代码
链接:将若干个保存有二进制代码的文件链接为可执行文件
运行:运行可执行文件
5、进制转换
本质:计算机中所有数据都使用二级制存储
常用进制:二级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x 进制转十进制:按位权展开求和
例:二进制110.10转为十进制
2^2*1+2^1*1+2^0*0+2^-1*1+2^-2*0 = 6.50
十进制转 x 进制:
整数部分:除 x 取余,直至商为0,逆序排列
小数部分:乘 x 取整,直至积为1,顺序排列
例:十进制 10.875 转为二级制
整 10/2=5 余 0 小 0.875*2=1.75 整 1
数 5/2=2 余 1 数 0.75*2=1.5 整 1
部 2/2=1 余 0 部 0.5*2=1 整 1
分 1/2=0 余 1 分
结果:1010.111
6、库函数 printf( )、scanf( ) 使用
printf( )函数:
功能:格式化输出
格式:printf("格式控制",输出表列);
格式符:10进制整型%d,16进制整型%x,字符 %c,字符串 %s
scanf( )函数:
功能:格式化输出
格式:scanf("格式控制",输入表列);
注:变量的地址表示法是在变量前加上&(数组名本身即可表示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