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的4个阶段: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

3.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

4.      因特网广泛应用和告诉网络技术

我国三大网络:电信业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

未来网络发展的五大趋势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概念: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信息传递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硬件资源共享

         软件资源共享

         用户间信息交换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办公自动化(OA)、远程教育(DE)、电子银行、证券及期货交易、校园网(CNET)、企业网络、智能大厦和机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计算机网络分类:

         拓扑结构:星型、总线、环形、树形、混合形、网形

选择要素:1、可靠 2、费用 3、灵活 4、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点对点:星型、环形、树形、网形

广播:总线、环形、树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

 

名称

优点

缺点

使用场景

星型

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

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大、中央节点的负担重、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弱

广泛应用与网络的只能集中在中央节点的场景

总线

电缆数量少、结构简可靠性高、方便扩充

传输距离有限、难于排查和隔离故障、信息传递不能及时到达

 

环形

电缆长度短、可使用光纤、网络性能稳定、

节点故障会让全网瘫痪、扩展性差、负载轻的时候,比较浪费

 

树形

方便扩展、故障隔离容易、

各节点对跟的依赖性太大

 

混合形

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扩展、方便安装、

需要有智能功能的集中器、电缆长度长

 

网形

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影响、可靠性高

网络协议复杂

 

 

网络按交换方式分类:

1、  电路交换

2、  报文交换

3、  分组交换

网络按覆盖范围分类

1、  广域网、

2、  局域网

3、  城域网

网络按传输技术分类:

1、  广播网络

2、  点对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全球网络标准制定的机构:ISO(各技术委员会组成)、ITU(国际电信联盟)、NBS(美国国家标准局)、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ECMA(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

         Internet的组织机构:IAB(因特网体系结构具)、IETF(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定时

         网络层次结构要点:

OSI/RM

         OSI体系结构的三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范

         OSI的七层结构和功能:

1、  物理层(PhysicalLayer, PH)

2、  数据链路层(DataLink Layer, DL)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N)

4、  传输层(TransportLayer, T)

5、  会话层(SessionLayer, S)

6、  表示层(PresentationLayer, P)

7、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A)

 

 

 

 

 

 

通信服务类型:

名称

特点

不同

面向连接服务

有建立连接、维护连接、释放连接三个过程。

可靠性高

无连接服务

每个分组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可靠性差

 

TCP/IP

         TCP/IP特点:

1、  协议标准开放,可以免费使用

2、  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用在各种网络(广、城、局、互联网)

3、  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TCP/IP设备在网络中具有唯一的地址

4、  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TCP/IP四层结构:

1、  主机-网络层(Host-to-NetworkLayer)

2、  互连层(InternetLayer)

3、  传输层(TransportLayer)

4、  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TCP/IP和OSI七层的对应

        

TCP/IP

OSI

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互连层

网络层

主机-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OSI模型和TCP/IP模型比较

         体系结构比较:OSI有七层,TCP/IP有四层,都有网络层(互连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是其他层并不相同,由于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不同,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网络层只有一种模式,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比较

OSI

TCP/IP

模型

七层

四层

面向连接支持

网络层、传输层

传输层

无连接支持

网络层、

网络层、传输层

缺点

1会话层和表示层几乎是空的、2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包含内容太多、3服务定义和协议复杂、4层层编址、流控制和差错控制让系统效率底下、5、协议出现晚于TCP/IP

1没有清除定义规范和实现、2主机-网络层并不是一层,而是包含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接口

 

 

第三章 物理层

 

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定义:在物理信道尸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保持、去除提供机械的、电气的、功能性和规程性的手段。

         DTE:数据终端设备

         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

         功能特性:

1、  机械特性:DTE和DCE之间的接口,规定硬件接口规格

2、  电气特性:DTE和DCE之间导线的电气连接和电路特性,接收器和发送器的电路特性规格,信号状态与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分为:非平衡、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平衡方式

3、  信号功能特性:数据信号线、控制信号线、定时信号线、接地线

4、  规程特性: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步骤,这些控制步骤的应用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接口标准:

         RS232C:串行物理接口标准

         RS449:有两个字标准 平衡式的RS422和非平衡的RS423

         X.21:用户计算机的DTE如何数字化的DCE交换信号的数字接口标准,OSI采用X.21作为物理层的标准

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

         无线电波应用:蜂窝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系统(540ms的延迟)

数据通信技术

         通信信道计算:

1、  数据传输速率

2、  信道容量

3、  误码率

通信方式:串行+并行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

1、  单工:数据在一个方向传输

2、  半双工:可以双向传输,但是同一时刻只能是单方向传递

3、  全双工: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数据:数据可以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涉及事物的存在形式

         信号:数据的电子或者电磁编码

         信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信源: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者计算机

         信宿: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者计算机

         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名称

方向

设备

方向

名称

模型数据(声音)

←→

电话

←→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二进制脉冲)

←→

调制解调器

←→

模拟信号(载波频率)

模拟数据的模拟信号

←→

编码解码器

←→

数字信号

数字数据

←→

编码

←→

数字信号

        

         多路复用技术:

1、  频分多路复用(FDM):将物理信道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的子信道

2、  时分多路复用(TDM):将物理信道按照时间分割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

3、  波分多路复用(WDM):用于光纤

两种传输方式:

         异步传输:一次一个字符

         同步传输:一次传送一个数据块

数据编码技术

         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1、  单极性不归零码

2、  双极性不归零码

3、  单极性归零码

4、  双极性归零码

5、  曼彻斯特编码

同步技术:

1、  位同步:外同步法和自同步法

2、  群同步(异步传输):以字符为单位,在每个字符的前面冠以起始位、结束处加上终止位,从而组成一个字符序列。字符间的异步定时和字符中bit之间的同步定时,是群同步的特征。(起-止)式传输

3、  群同步字符构成:

a)        1位起始位,以逻辑“0”表示

b)        5~8为数据位,即要传输的字符内容

c)        1位奇/偶校验位,用于检错,该部分可以不选

d)        1~2位停止位,以逻辑“1”表示,用作字符间的间隔

起始位

数据位(5~8个位)

奇偶校验

停止位(1~2位)

0

11010001

0/1

1

         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

1、  脉冲调制PCM

a)        采样

b)        量化

c)        编码

调制解调器:数字数据转成模拟信号

调制技术:调幅、调频、相位调制

xDSL(用户数字线路):

         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允许速度可以达到8Mbps下行速度和1Mbps的上行速度

        

数据交换技术

名称

概念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