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作用域(scope)在Python中是一个容易掉坑的地方。
什么是作用域
作用域简单说就是一个变量的命名空间。代码中变量被赋值的位置,就决定了哪些范围的对象可以访问这个变量,这个范围就是命名空间。python赋值时生成了变量名,当然作用域也包括在内。Python的作用域一共有4中,分别是:
L (Local) 局部作用域
E (Enclosing) 闭包函数外的函数中
G (Global) 全局作用域
B (Built-in) 内建作用域
以 L --> E --> G -->B 的规则查找,即:在局部找不到,便会去局部外的局部找(例如闭包),再找不到就会去全局找,再者去内建中找。
Python除了def/class/lambda 外,其他如: if/elif/else/ try/except for/while并不能改变其作用域。定义在他们之内的变量,外部还是可以访问。
理解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1.定义的函数内部的变量名如果是第一次出现, 且在=符号前,那么就可以认为是被定义为局部变量。在这种情况下,不论全局变量中是否用到该变量名,函数中使用的都是局部变量。例如:
num = 100
def func():
num = 123
print num
func()
#输出结果是123。说明函数中定义的变量名num是一个局部变量,覆盖全局变量。
再例如:
num = 100
def func():
num += 100
print num
func()
#输出结果是:UnboundLocalError: local variable 'num' referenced before assignment。提示错误:局部变量num在赋值前被应用。
#也就是说该变量没有定义就被错误使用。由此再次证明这里定义的是一个局部变量,而不是全局变量。
2.函数内部的变量名如果是第一次出现,且出现在=符号后面,且在之前已被定义为全局变量,则这里将引用全局变量。例如:
num = 100
def func():
x = num + 100
print x
func()
#输出结果是200。
如果变量名num在之前没有被定义为全局变量,则会出现错误提示:变量没有定义。例如:
def func():
x = num + 100
print x
func()
#输出结果是:NameError: global name 'num' is not defined。
3.函数中使用某个变量时,如果该变量名既有全局变量也有局部变量,则默认使用局部变量。例如:
num = 100
def func():
num = 200
x = num + 100
prinx x
func()
#输出结果是300。
4.在函数中将某个变量定义为全局变量时需要使用关键字global。例如:
num = 100
def func():
global num
num = 200
print num
func()
print num
#输出结果分别是200和200。这说明函数中的变量名num被定义为全局变量,并被赋值为200。
再例如:
num = 100
def func():
global num
num = 200
num += 100
print num
func()
print num
#输出结果分别是300和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