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数组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中的数组,包括定义、初始化、访问、默认值、内存存储、遍历、异常处理、多维数组、拷贝、排序、查找算法等内容。重点讲解了数组的动态初始化、静态初始化、遍历方法、内存分配以及如何处理数组越界和空指针异常。还涉及了二分查找算法和快速排序算法,并介绍了Java的Arrays工具类及其常用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数组

数组的定义

数组是一种数据结构, 用来存储同一类型值的集合。通过一个整型下标可以访问数组中 的每一个值。

  • 数组是相同类型数据的有序集合。
  • 数组描述的是相同类型的若干个数据,按照一定的先后次序排列组合而成。
  • 其中,每一个数据称作一个数组元素,每个数组元素可以通过数组的索引或者下标(角标)来访问它们。

数组声明创建

  • 格式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 数组名字 = new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长度];

  • 数组定义格式详解

    •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 创建的数组容器可以存储什么数据类型。
    • [] : 表示数组。
    • 数组名字:为定义的数组起个变量名,满足标识符规范,可以使用名字操作数组。
    • new:关键字,创建数组使用的关键字。
    • 数组存储的数据类型: 创建的数组容器可以存储什么数据类型。
    • [长度]:数组的长度,表示数组容器中可以存储多少个元素。
    • 注意:数组有定长特性,长度一旦指定,不可更改。
  • 首先必须声明数组变量,才能在程序中使用数组。下面是声明数组变量的语法:

dataType[] arrayRefVar;  // 首选的方法
或
dataType arrayRefVar[]; // 效果相同,但不是首选方法  
  • Java 语言使用 new 操作符来创建数组,语法如下:
ataType[] arrayRefVar = new dataType[arraySize];
  • 数组的元素是通过索引访问的,数组索引从0开始
  • 获取数组长度:
arrays.length

三种初始化

  • 静态初始化
/静态初始化:创建 + 赋值
int[] a = {1,2,3};
Man[] mans = {new Man(1,1),new Man(2,2)};
  • 动态初始化
//动态初始化:包含默认初始化,未赋值前为0。
int[] a = new int[2];
a[0] = 1; 
a[1] = 2;
  • 数组的默认初始化
    • 数组是引用类型,它的元素相当于类的实例变量,因此数组一经分配空间,其中的每个元素也被按照实例变量同样的方法被隐式初始化。

数组的特点

  • 其长度是确定的。数组一旦被创建,它的大小就是不可以改变的。

  • 其元素必须是相同类型,不允许出现混合类型。

  • 数组中的元素可以是任何数据类型,包括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

  • 数组变量属引用类型,数组也可以看成是对象,数组中的每个元素相当于该对象的成员变量。

  • 数组本身就是对象,Java中对象是在堆中的,因此数组无论保存原始类型还是其他对象类型,数组对象本身是在堆中的。

数组的访问

  • 索引: 每一个存储到数组的元素,都会自动的拥有一个编号,从0开始,这个自动编号称为数组索引 (index),可以通过数组的索引访问到数组中的元素。
  • 格式:
    数组名[索引]
  • 数组的长度属性: 每个数组都具有长度,而且是固定的,Java中赋予了数组的一个属性,可以获取到数组的 长度,语句为: 数组名.length ,属性length的执行结果是数组的长度,int类型结果。由次可以推断出,数 组的最大索引值为 数组名.length-1
  • 索引访问数组中的元素:
    • 数组名[索引]=数值,为数组中的元素赋值
    • 变量=数组名[索引],获取出数组中的元素

数组的默认值

数组元素 即使我们没有赋值 每个元素都存在一个默认的值

byte shot int 默认值是 0 long类型的默认值0L

float double 默认值是0.0 char类型的默认值他是"\u0000"

boolean 类型为false String为代表的引用类型为null

数组的分类(了解)

  • 维度: 一维数组 二维数组 三维数组 多维数组…
  • 数据类型: 基本类型的数组(整形数组 浮点型数组 字符型数组 布尔型数组) 引用类型的数组

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

内存概述

内存是计算机中的重要原件,临时存储区域,作用是运行程序。我们编写的程序是存放在硬盘中的,在硬盘中的程 序是不会运行的,必须放进内存中才能运行,运行完毕后会清空内存。 Java虚拟机要运行程序,必须要对内存进行空间的分配和管理。

Java虚拟机的内存划分

为了提高运算效率,就对空间进行了不同区域的划分,因为每一片区域都有特定的处理数据方式和内存管理方式。

JVM的内存划分: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afdHZLOT-1627632715714)(F:\study\笔记\截图\java-performance-jvm-memory-model.jpg)]

堆区:存储对象或者数组 new出来的都在对内存中。如果申请不到空间 则会抛出内存溢出异常。

虚拟机栈:栈里面是一个一个的“栈帧” 每个栈帧对应一次方法的调用。栈帧中存放了局部变量表(基本类型数据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操作数栈,方法出口以及其他的信息。 当栈调用的深度大于jvm所允许的范围,也会发生一个异常。

一个数组内存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3]; 
	System.out.println(arr);//[I@5f150435 
}

以上方法执行,输出的结果是[I@5f150435,这个是什么呢?是数组在内存中的地址。new出来的内容,都是在堆 内存中存储的,而方法中的变量arr保存的是数组的地址。
输出arr[0],就会输出arr保存的内存地址中数组中0索引上的元素

两个数组内存图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new int[3]; 
	int[] arr2 = new int[2]; 
	System.out.println(arr); 
	System.out.println(arr2); 
}

两个变量指向一个数组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定义数组,存储3个元素 
		int[] arr = new int[3]; 
		//数组索引进行赋值 
		arr[0] = 5; 
		arr[1] = 6; 
		arr[2] = 7; 
		//输出3个索引上的元素值 
		System.out.println(arr[0]); 
		System.out.println(arr[1]); 
		System.out.println(arr[2]); 
		//定义数组变量arr2,将arr的地址赋值给arr2 
		int[] arr2 = arr; 
		arr2[1] = 9; 
		System.out.println(arr[1]); 
	}

多维数组

  • 多维数组可以看成是数组的数组,比如二维数组就是一个特殊的一维数组,其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一维数组。

  • 二维数组

    动态初始化: int[][] arr = new int[3][];
    			arr[0]= new int[3];
    			arr[1] = new int[5];
    			arr[2]= new int[4];
    
    静态初始化:int[][] arr = {{2,1,4},{3,1,4,2,1},{3}};
    			int[][] arr =new int[][]{{2,1,4},{3,1,4,2,1},{3}};
    

    在java中 二维数组 不必恃规则的矩阵形式。

        int[][] arr = new int[3][5];
        arr[0][0] = 32;
        arr[2][4] = 54;
        //遍历
        for(int i = 0 ; i < arr.length;i++){// 行
            for(int j = 0 ; j < arr[i].length; j++){// 列
                System.out.print(arr[i][j]+"    ");
            }
            System.out.println();//每一行结束  换行
        }
    }

内存结构: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Jka2QQU-1627632715717)(F:\study\笔记\截图\image-20210717142631584.png)]

面试考点:杨辉三角

1

1 1

1 2 1

1 3 3 1

1 4 6 4 1

第一行 1个元素 第n行 n个元素

每一个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都是1

从第三行开始 对于非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元素

yanghui[i][j] = yanghui[i-1][j-1] + yanghui[i-1][j]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yh = new int[5][];
        for(int i = 0 ; i < yh.length; i++){
            yh[i] = new int[i+1];
            for(int j = 0; j < i + 1;j++){
                if(j==0 || i==j){
                    yh[i][j]= 1;
                }else{
                    yh[i][j] = yh[i-1][j-1] + yh[i-1][j];
                }
            }
        }
        for(int i = 0 ; i < yh.length;i++){
            for(int j = 0 ; j < yh[i].length; j++){
                System.out.print(yh[i][j]+"    ");
            }
            System.out.println();
        }
    }

数组的常见操作

数组越界异常

  • 下标的合法区间:[0,length-1],如果越界就会报错;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new int[2];  //a长度为2,下标表示为a[0],a[1].
    System.out.println(a[2]);//a[2]以超出设定值
}
  • ArraylndexOutOfBoundsException:数组下标越界异常!

  • 小结:

    • 数组是相同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可以为任意类型)的有序集合
    • 数组也是对象。数组元素相当于对象的成员变量
    • 数组长度的确定的,不可变的。如果越界,则报:ArrayindexOutofBounds
  • 解决方案:

​ 将越界的数组索引修改到正常范围即可。

数组空指针异常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 
	arr = null; 
	System.out.println(arr[0]);

arr = null 这行代码,意味着变量arr将不会在保存数组的内存地址,也就不允许再操作数组了,因此运行的时候 会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空指针异常。

空指针异常:意味着引用类型的变量不指向任何对象(引用类型的变量没有引用到任何数据)

解决方案:给引用类型的变量一个真正的堆内存空间引用即可。

空指针异常在内存图中的表现

数组的遍历

  • 数组遍历: 就是将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分别获取出来,就是遍历。遍历也是数组操作中的基石。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 1, 2, 3, 4, 5 };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i]); 
	} 
}
  • 增强for循环jdk1.5新增):专门用户读取数组或集合中所有的元素(遍历数组或集合)
 /*
         *增强for  第一部分  遍历的数组或集合中的元素的类型
         * 第二部分 a  用来存储每一次获取的元素
         * 第三部分  arr  表示要便利的数组或者集合对象
         */
        for (int a : arr){
            System.out.println(a);
        }
  • 增强for循环 在整体遍历时 相对于普通for更见简洁
  • 普通for循环 可以通过索引精确控制到每一个元素 而增强for 则不可以。

数组的拷贝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rc = {2,3,52,11,4,5,43,2,1};
        int[] arrDest = new int[arrSrc.length];// 新数组的长度 必须大于等于原数组
         for(int i = 0 ; i < arrDest.length;i++){
             arrDest[i] = arrSrc[i];
         }
         for(int a : arrDest){
             System.out.println(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Src = new int[5];
        int[] arrNew=null;
        int count=0;
        for(int i = 0 ; i< 100;i++ ){
            if(count < arrSrc.length){//当数组中的元素的个数小于数组的长度 则可以保存数据到数组中
                arrSrc[i]=i;//给数组添加元素
            }else{//数组中的数据的个数大于等于了数组的长度
                arrNew = new int[arrSrc.length +(int)(arrSrc.length * 0.75)];
                for (int j = 0 ; j < arrSrc.length;j++){
                    arrNew[j]= arrSrc[j];
                }
                arrSrc = arrNew;
                arrSrc[i]=i;//给数组添加元素
            }
            count++;//统计数组中数据的个数
        }
     //遍历
        for(int a : arrNew){
            System.out.println(a);
        }
    }

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值

  • 最大值获取:从数组的所有元素中找出最大值。
  • 实现思路:
    • 定义变量,保存数组0索引上的元素
    • 遍历数组,获取出数组中的每个元素
    • 将遍历到的元素和保存数组0索引上值的变量进行比较
    • 如果数组元素的值大于了变量的值,变量记录住新的值
    • 数组循环遍历结束,变量保存的就是数组中的最大值

记录元素的值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2,52,26,22,12,3,223,22,91,81};
        // 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元素
        int max = arr[0];//假设第一个元素是最大的
        for(int a : arr){
            if(a > max){
                max = a;
            }
        }
        System.out.println(max);
    }

记录元素的位置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2,52,26,22,12,3,223,22,91,81};
        // 获取数组中的最大元素
        int maxIndex=0;
        for(int i = 0 ; i < arr.length;i++){
            if(arr[i] > arr[maxIndex]){
                maxIndex = i;
            }
        }
        System.out.println(arr[maxIndex]);
    }

数组反转

  • 数组的反转: 数组中的元素颠倒顺序,例如原始数组为1,2,3,4,5,反转后的数组为5,4,3,2,1
  • 实现思想:数组最远端的元素互换位置。
    • 实现反转,就需要将数组最远端元素位置交换
    • 定义两个变量,保存数组的最小索引和最大索引
    • 两个索引上的元素交换位置
    • 最小索引++,最大索引–,再次交换位置
    • 最小索引超过了最大索引,数组反转操作结束

数组作为方法参数和返回值

以前的方法中我们学习了方法的参数和返回值,但是使用的都是基本数据类型。那么作为引用类型的数组能否作为 方法的参数进行传递呢,当然是可以的。

  • 数组作为方法参数传递,传递的参数是数组内存的地址。

数组作为方法返回值

  • 数组作为方法的返回值,返回的是数组的内存地址

  • 方法的参数类型区别

方法的参数为基本类型时,传递的是数据值。 方法的参数为引用类型时,传递的是地址值.

稀疏数组

  • 需求:编写五子棋游戏中,有存盘退出或续上盘的功能。
  • 分析问题:因为该二维数组的很多值是默认值0,因此记录了很多没有意义的数据。
  • 解决:稀疏数组
稀疏数组介绍
  • 当一个数组中大部分元素为0,或者为同一值得数组时,可以使用稀疏数组来保存该数组。
  • 稀疏数组的处理方式是:
    • 记录数组一共有几行几列,有多少个不同值。
    • 把具有不同值的元素和行列及值记录在一个小规模的数组中,从而缩小程序的规模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1 = new int[11][11];//0代表空,1代表黑子,2代表白子
        array1[1][2] = 1;//给黑子定位
        array1[2][3] = 2;//给白子定位
        //输出原始数据
        System.out.println("原始数据:");
        for (int[] ints : array1) {
            for (int anInt : ints) {
                System.out.print(anInt+" ");
            }
            System.out.println();
        }
        System.out.println("======================");
        //转换为稀疏数组保存
        //1.求和有效值的个数
        int sum = 0;
        for (int i = 0; i < array1.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1.length; j++) {
                if (array1[i][j]!=0){
                    sum++;
                }
            }
        }
        System.out.println("稀疏数组:");
        //2.创建一个稀疏数组的数组
        int[][] array2 = new int [sum+1][3];//确定第一条稀疏数组的数据
        array2[0][0]= 11;
        array2[0][1]= 11;
        array2[0][2]= sum;
        //3.将非零的值,存放在稀疏数组中
        int count = 0;
        for (int i = 0; i <array1.length ; i++) {
            for (int j = 0; j <array1.length ; j++) {
                if (array1[i][j] != 0){
                    count++;
                    array2[count][0] = i;
                    array2[count][1] = j;
                    array2[count][2] = array1[i][j];
                }
            }
        }
        System.out.println("序 "+" 行 "+" 列 "+" 值 ");//打印数组
        int xu = 0;
        for (int[] ints : array2) {
            System.out.print(xu+" ");
            for (int anInt : ints) {
                if (anInt<10){System.out.print("  "+anInt+" ");}
                else { System.out.print(" "+anInt+" ");}
            }
            xu++;
            System.out.println();
            }
        /*
        for (int i = 0; i <array2.length ;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2[i][0]+"\t"
                    +array2[i][1]+"\t"
                    +array2[i][2]+"\t");
        }*/
        System.out.println("========================");
        //转换成原始数据
        System.out.println("还原原始数组:");
        int[][] array3 = new int[array2[0][0]][array2[0][1]];//确认原始数组整体大小
        for (int i = 1; i <array2.length ; i++) {
            array3[array2[i][0]][array2[i][1]]=array2[i][2];//将数组的数据赋值
        }
        for (int[] ints : array3) {
            for (int anInt : ints) {
                System.out.print(anInt+" ");
            }
            System.out.println();
        }
    }

二分查找算法

二分检索法(折半检索)。二分检索法的基本思想是:假设数组中的元素是有序存放(排序)。首先确定我们要查找的值(key)。将key与数组中的中间位置的元素进行比较,如果key< 中间值,则说明要查找的元素位于左半部分,如果key > 中间值,则说明要查找的元素 位于右半部份。如果key=中间值,则说明中间的元素就是我们要找的元素。

二分检索法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检索方法。

public class SearchKe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 {12,32, 34,45, 54,65,71,82};
        boolean flag = search(arr,32);
        System.out.println(flag);
    }
    /**
     *
     * @param arr  是目标数组
     * @param key 是目标值
     * @return
     */
    public  static  boolean search(int[] arr, int key){
        int start = 0;//查找的开始位置
        int end = arr.length -1;//查找的结束为止
        while(start <= end){
            int mid = (start + end ) /2;
            if(key == arr[mid]){
                return  true;
            }else if(key < arr[mid]){
                end = mid -1;
            }else if(key > arr[mid]){
                start = mid + 1;
            }
        }
       return  false;
    }
}
    /**
     *
     * @param arr  是目标数组
     * @param key 是目标值
     * @return 表示目标元素所在的位置  如果返回-1  则表示目标元素不存在
     */
    public  static  int search(int[] arr, int key){
        int start = 0;//查找的开始位置
        int end = arr.length -1;//查找的结束为止
        int index= -1;
        while(start <= end){
            int mid = (start + end ) /2;
            if(key == arr[mid]){
                 index = mid;
                 return index;
            }else if(key < arr[mid]){
                end = mid -1;
            }else if(key > arr[mid]){
                start = mid + 1;
            }
        }
       return  index;
    }
}

数组的排序

选择排序: 直接选择排序 堆排序

交换排序:冒泡排序 快速排序

插入排序:直接插入 折半插入排序 shell 排序

归并排序

桶式排序

基数排序

冒泡排序

[[十大经典排序算法]:(https://www.cnblogs.com/onepixel/p/7674659.html)

冒泡排序的核心就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升序排序时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排序算法一般都需要进行多轮比较,以下是冒泡排序的升序比较过程。

  • 第 1 轮:首先比较第 1 个和第 2 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 2 个数和第 3 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至此第一轮结束,将最大的数放到了最后。
  • 第 2 轮:仍从第一对数开始比较,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一直比较到倒数第二个数(倒数第一的位置上已经是最大的数),第二轮结束,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得到一个新的最大数(其实在整个数列中是第二大的数)。

总结来说,第 1 到 n-1 轮中(n 为数组长度,下文同)第 i 轮的作用是把第 i 大的数放到数组的 n-i 下标处。按此规律操作,直至最终完成排序。由于在排序过程中总是将大数往后放,类似于气泡往上升,所以称作冒泡排序。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假设需要排序的序列的个数是 n,则需要经过 n-1 轮,最终完成排序。在第一轮中,比较的次数是 n-1 次,之后每轮减少 1 次。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3,15,2,6,4,7,9,8};
        for(int j = arr.length -1;j  > 0 ; j--){//控制比较的次数
            for(int i = 0 ; i < j;i++){
                if(arr[i] > arr[i+1]){//如果前边的元素大于后边的元素 则交换连个元素的位置
                    int temp = arr[i];
                    arr[i]= arr[i +1];
                    arr[i + 1] = temp;
                }
            }
        }
        for(int a : arr){
            System.out.println(a);
        }
    }
}

代码的重构:

1 让代码的结构更加清晰 便于阅读和维护

2 让代码能够复用 减少代码的冗余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3,15,2,6,4,7,9,8};
        sort(arr);
        print(arr);
    }
// 使用冒泡算法 对整数数组进行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
        for(int j = arr.length -1;j  > 0 ; j--){//控制比较的次数
            for(int i = 0 ; i < j;i++){
                if(arr[i] > arr[i+1]){//如果前边的元素大于后边的元素 则交换连个元素的位置
                    swap(arr,i,i+1);
                }
            }
        }
    }
    // 交换数组中两个的位置
    public static void swap(int[] arr, int index1, int index2){
        int temp = arr[index1];
        arr[index1]= arr[index2];
        arr[index2] = temp;
    }
    //数组的遍历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arr){
        for(int a : arr){
            System.out.println(a);
        }
    }
}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采用的是一种分治思想 快速排序可以看作是冒泡排序的升级版

思想:

​ 1 从数组中挑出一个元素 称为”基准元素“

​ 2 重新排序数组,所有元素比基准元素小的 放在基准元素的前面,所有比基准元素大的 放在基准的 后面。在这个分区结束之后,该基准元素就处于数组的中间位置。称为分区操作。

​ 3 递归的把小于基准元素的子数组和大于基准元素的子数列排序

​ 4 递归的最底部的情形 是数列的大小是零或 1 也就是永远都已经被排序好了 虽然这样一直递归下去,但是这个算法总会要结束,因为在每次的迭代中,他至少会把一个元素摆在他最后的位置。

public class Quci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3,15,2,6,4,7,9,8};
        quickSort(arr);
        print(arr);
    }
    public  static  void quickSort(int[] arr){
        if(arr == null || arr.length == 0 ){
            return;
        }
        sort(arr,0,arr.length - 1);
    }
    // 核心算法
    public static  void sort(int[] arr,int left,int right){
        if(left > right){//递归的结束条件
            return;
        }
        // 选择基准元素
        int base = arr[left];
        int i = left;
        int j = right;
        while( i != j){
            while(arr[j] >= base && i < j){//从右边开始寻找比基准元素大的元素  如果比基准元素大 则继续向前寻找
                j--;
            }
            // 从左往右找  找比基准元素小的  如果比基准元素小 则继续往后找
            while(arr[i] <= base && i < j){
                i++;
            }
            if(i < j ){// 如果从右往左找打比基准元素小的    从左往右找到比基准元素大的  则交换两个元素的位置 让大区右边  让小的  去左边
                int temp  = arr[i];
                arr[i] =arr[j];
                arr[j] = temp;
            }
        }
        // 将基准元素放到中间位置(基准归位)
        arr[left] = arr[i];
        arr[i]= base;
        // 递归 继续进行左右两边的快速排序
        sort(arr,left,i -1);
        sort(arr,i+1,right);
    }
    //数组的遍历
    public  static  void print(int[] arr){
        for(int a : arr){
            System.out.println(a);
        }
    }
}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 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原理:在没有排序的数组中找出最小的(最大的)与第一个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

选择排序和冒泡排序的区别:

​ 冒泡排序通过一次交换相邻两个元素的位置,从而将当前最大的元素放置到最后的位置。选择排序 ,每遍历一次 都记住当前最小的元素的位置,最后仅需交换一次即可将元素放到合适的位置。

思想:

1 数组排序 ,数组是无序的

2 第一次排序:从n-1个元素中找出最大的元素与第一个元素进行交换

3 后边就以此类推

public class Select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3,15,2,6,4,7,9,8};
        for(int i = 0 ; i < arr.length;i++){
            int minIndex= i;// 假设第一个元素是最小  同时使用minIndex记录最小元素所在的位置
            for(int j = i + 1; j < arr.length;j++){
                if(arr[j] < arr[minIndex]){//找到比假设的最小元素小的的元素
                    minIndex = j;// 记录最小元素的位置
                }
            }
           // 找到其中的最小的元素  将最小的元素和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if(minIndex != i){
                int temp = arr[i];
                arr[i]= arr[minIndex];
                arr[minIndex] = temp;
            }
        }
        // 遍历数组
        for(int a : arr){
            System.out.println(a);
        }
    }
}

Arrays 工具类

数组的工具类java.uti.Arrays

由于数组对象本身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供我们调用,但是 API 中提供了一个工具类 Arrays 供我们使用,从而可以对数据对象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

查看 JDK 帮助文档

Arrays 类中的方法都是 static 修饰的静态方法,在使用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类名进行调用,而“不用”使用对象来调用(注意:是“不用”而不是“不能”)

具有以下常用功能:

给数组赋值:通过 fill 方法。
对数组排序:通过 sort 方法,按升序。
比较数据:通过 equals 方法比较数组中元素值是否相等。
查找数组元素:通过 binarySearch 方法能对排序好的数组进行二分查找法操作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2,24,4,43,222,456,64,32,211,2,3};
        //使用Arrays提供的方法  对数组进行排序
        Arrays.sort(arr);
        //遍历数组
        for(int a : arr){
            System.out.println(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2,24,4,43,222,456,64,32,211,2,3};
        //使用Arrays提供的方法  对数组进行排序
        Arrays.sort(arr);//必须先排序
       int res =  Arrays.binarySearch(arr,2);
        System.out.println(res);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Array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2,24,4,43,222,456,64,32,211,2,3};
        //填充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fill(int[] a,
                        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int val)
         */
        Arrays.fill(arr,3,6,100);

        //遍历数组
//        for(int a : arr){
//            System.out.println(a);
//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m.out.println(a);
}
}


```java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2,24,4,43,222,456,64,32,211,2,3};
        //使用Arrays提供的方法  对数组进行排序
        Arrays.sort(arr);//必须先排序
       int res =  Arrays.binarySearch(arr,2);
        System.out.println(res);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Arrays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 ={2,24,4,43,222,456,64,32,211,2,3};
        //填充数组
        /*
        public static void fill(int[] a,
                        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int val)
         */
        Arrays.fill(arr,3,6,100);

        //遍历数组
//        for(int a : arr){
//            System.out.println(a);
//        }
        System.out.println(Arrays.toString(arr));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