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的成分主要分为四种:设备类型—为了统一普通设备的操作所采取的分类;模块—内核用于按需加载和卸载目标码的机制;内核对象—内核数据结构中支持面向对象的操作,还可以简单维护对象间的父子关系;sysfs—表示系统设备树的一个文件系统。
设备类型
- Linux中的设备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块设备,字符设备和网络设备。
- 块设备缩写为blkdev,其以块为单位进行寻址,不同的设备类型块大小不同。块设备通常支持重定位操作,即支持对数据的随即访问。
- 字符设备缩写为cdev,字符设备不可寻址,仅提供数据的流式访问,也就是一个个字符或一个个字节的访问。
- 网络设备打破了linux“一切皆文件”的设计理念,它不是通过设备节点来访问的,而是通过套接字API这样的特殊接口来访问。
- 并不是所有的设备都是表示物理器件的,有些设备是虚拟的,仅提供访问内核功能而已。这种虚拟的设备也成为伪设备,例如随机数发生器(/dev/random和/dev/urandom)
模块
- 尽快整个系统内核都运行在一个单独的保护域中,但是Linux内核是模块化组成的。内核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向其中插入或删除代码。这些代码被组合在一个单独的二进制文件中,即可装载地内核模块,简称模块。
- 通过module_init()和module_exit()宏可以定义模块的初始化函数和退出函数,MODULE_LICENSE(),MODULE_AUTHOR()和MODULE_DESCRIPTION()宏来定义模块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