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局部静态变量:
在声明时即被首次初始化(默认为0),以后调用不再初始化。生命周期从初始化直到程序结束,保存在数据段。只对局部作用域可见。
全局静态变量:
在声明时即被初始化(默认为0),生命周期从初始化直到程序结束,保存在数据段。只对本文件可见。
全局静态函数:
只对本文件可见。
C++:
静态数据成员:
不隶属于任何一个对象实例,可理解为类的一个属性。生命周期从初始化直到程序结束,保存在数据段。需在类中声明,在类外初始化。在类外初始化不能出现static关键字:
类型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xxx;
访问静态数据成员:
类名::静态数据成员;
对象名.静态数据成员;
对象指针->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方法:
为了访问静态数据成员,要一种独立于对象之外的操作(当然也可以等对象生成之后访问)。在早期C++引入静态成员函数之前,会看到下面奇怪的写法:
((T*)NULL)->Func();
这种写法就是为了避免 对象. GetIntA() 的用法,从而避免了对象实例化。因此引入了静态函数成员(简称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既可在类内定义,也可在类外定义。在类外定义不能出现static关键字。
静态方法只能访问静态数据成员,不能直接访问非静态成员(包括数据和方法)和this指针。但能通过对象名来访问非静态数据成员。
调用静态方法:
类名::静态方法();
对象名.静态方法();
对象指针->静态方法();
一般方法既可访问非静态数据成员,也可访问静态数据成员。一般方法既可访问一般方法,也可访问静态方法
实例: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rinter{
public:
void reset(){num=0;cout<<"reset!"<<endl;}
static Printer& thePrinter();
static int getaddnum(){return ++num;}
int getstaticaddnum(){return getaddnum();}
int getstaticnum(){return num;}
static int num;
int nomalnum;
private:
Printer(){}
Printer(const Printer& rhs){}
};
Printer& Printer::thePrinter(){
static Printer p;
return p;
}
int Printer::num=0;
int main()
{
Printer::thePrinter().reset();
cout<<Printer::num<<endl;
cout<<Printer::getaddnum()<<endl;
Printer::num+=1;
cout<<Printer::num<<endl;
cout<<Printer::thePrinter().getaddnum()<<endl;
cout<<Printer::thePrinter().num<<endl;
Printer* p=&(Printer::thePrinter());
cout<<p->getaddnum()<<endl;
cout<<p->num<<endl;
cout<<Printer::thePrinter().getstaticaddnum()<<endl;
cout<<Printer::thePrinter().getstaticnum()<<endl;
return 0;
}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