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线速率不完全总结

这篇内容详细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总线系统,包括CAMAC、ISA、VXI、PCI、RS-232C、RS-422A、RS-485、USB 1.1、IEEE 488、SCSI和MXI的传输速率和特点。例如,PCI总线的传输速率可高达264Mbps,而RS-232C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0kbps。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机箱底板总线

 

 

CAMAC总线:大数据传输速率只有5Mbytes/s,典型值只有3Mbytes/s

ISA总线:8/16位的非同步数据总线,工作频率8MHz,数据传输率为1Mbps(8位)或2Mbps(16位)。

VXI总线:VXI 2.0版本规范采用了VME总线的最新进展,提供了64位扩展能力,数据传输率最高可达80Mbps。

PCI总线:高工作频率33MHz,数据传输率为132Mbps(32位)和264Mbps(64位);

RS-232C串行接口:其最高的单向数据传输率为20kbps,此时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5米。适当降低速率,其最大传输距离可达60米。

RS-422A总线:最高数据传输率为10Mbps,此时的传输距离为120米,可连接32个收发器。

RS-485串行总线:支持一点对多点的通信,采用双绞线连接,可连接32个收发器,其他特性与RS-422A总线接近

通用串行总线USB(1.1):工作于最高12Mbps的中等速度,传输距离30米

IEEE 488总线:数据

<think>嗯,用户问内存外设之间也有速率差异,为什么DMA还能处理,而外设到外设行呢。之前已经解释了DMA直接处理外设到外设的原因,现在用户可能是在对比这两种情况,想了解差异在哪里。首先,我需要回忆之前的回答,确保这次回答矛盾,并且补充新的点。 用户可能没有完全理解内存作为缓冲的作用,或者认为既然内存外设速率同,DMA如何协调。需要强调内存的缓冲能力控制机制。比如,内存的容量大,可以暂时存储数据,而DMA控制器有仲裁调度机制,可以处理速率匹配。而外设之间的直接传输缺乏这样的中间缓冲调度,导致问题。 另外,用户可能对DMA的工作原理太清楚,可能需要简单说明DMA在内存与外设之间传输时的机制,比如突发传输、握手信号等,而外设之间可能没有这些机制的支持。同时,内存的访问是统一的总线结构,而外设接口多样化,导致协调困难。 还要考虑用户的实际应用场景,可能是嵌入式开发者或学生,遇到外设传输的问题,想深入理解底层原因。所以需要结合实例,比如内存作为中间缓存如何解决速率差异,而外设直接传输的例子如ADC到DAC的特殊情况,说明其局限性。 可能还需要提到内存的寻址访问方式与外设同,内存通常有更灵活的数据存取能力,而外设可能有特定的寄存器或FIFO,导致直接传输难以实现。此外,DMA控制器设计时主要优化了内存与外设的路径,而外设间的路径可能没有硬件支持。 总结下来,回答的结构应该是先肯定用户的观察,指出确实存在速率差异,然后分点解释内存作为中介的优势,包括缓冲、调度机制、统一总线等,再对比外设间传输的足,最后举例说明特殊情况。这样用户能逐步理解两者的区别,以及DMA设计的考量。</think>确实如您所观察的,内存与外设之间同样存在速率差异,但DMA(直接存储器访问)能够有效协调这种差异,而外设到外设的传输则面临更复杂的挑战。以下是具体分析: --- ### **一、内存与外设速率差异的协调机制** 1. **内存的缓冲能力** - 内存作为**统一的数据池**,容量远大于外设的专用缓冲区(如UART的16字节FIFO),可暂存高速外设的突发数据(如千兆网卡),或缓存低速外设的零散数据(如温度传感器)。 - 例如: $$ \text{高速ADC(100MB/s)} \xrightarrow{\text{DMA突发传输}} \text{内存} \xrightarrow{\text{按需读取}} \text{低速CPU(50MHz)} $$ 2. **DMA的调度策略** - DMA控制器通过**突发传输(Burst Transfer)****流量控制信号**(如DREQ/DACK)动态适配速率: - 对高速外设:采用大块连续传输,减少总线切换开销 - 对低速外设:按需触发单次传输,避免资源占用 3. **统一的总线架构** - 内存外设共享同一总线(如AHB/APB),DMA通过总线仲裁器协调访问时序,确保数据完整性。例如: ```plaintext DMA → 总线仲裁 → [内存控制器 | 外设A | 外设B] ``` --- ### **二、外设到外设传输的额外难点** 1. **缺乏中间缓冲** - 外设间直接传输时,若速率匹配,既无内存的大容量缓冲,也无CPU的实时调度能力,易导致数据丢失。例如: - 高速SPI主设备(20MHz)向低速I²C从设备(100kHz)发送数据时,I²C接口会因无法及时响应而丢包。 2. **协议与电气特性冲突** - 同外设的物理层协议(如UART的异步串行 vs SPI的同步时钟)电压电平(如3.3V GPIO与5V ADC)可能直接冲突,需额外电平转换芯片,而DMA无法解决此类硬件问题。 3. **硬件路径缺失** - 大多数芯片的DMA控制器**物理上未连接外设间的数据通路**。若强行路由(如通过GPIO模拟),需消耗CPU资源进行位操作,失去DMA意义。 --- ### **三、典型场景对比** | **传输类型** | **协调机制** | **速率差异容忍度** | **硬件支持** | |--------------------|--------------------------------------|------------------|---------------------| | 内存 ↔ 外设 | 内存缓冲 + DMA调度 + 总线仲裁 | 高(10:1以上) | 标准DMA通道 | | 外设 ↔ 外设 | 仅依赖外设自身FIFO(通常<1KB) | 极低(<2:1) | 需定制交叉开关 | --- ### **四、例外情况** 少数场景下外设间可直接传输,但需满足严格条件: 1. **硬件级耦合** - 例如:ADC与DAC共享专用模拟前端(AFE),数据通过模拟开关直连,绕过数字总线。 2. **同步时钟域** - 例如:I²S音频接口的TXRX共用同一主时钟(MCLK),确保采样率完全一致。 --- ### **总结** 内存与外设间的速率差异可通过**缓冲、调度统一总线**化解,而外设到外设传输因**协议异构性、缓冲缺失硬件路径限制**难以直接实现。DMA的核心价值在于**解耦CPU与数据传输**,而非创造新的物理通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