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 5 - 知识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

本文探讨了企业知识积累的不同形式,包括自发性、合作型及并购性知识积累,并分析了这些积累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此外,还提出了初创型企业利用合作型知识实现快速成长的具体建议。
企业作为一类群体和组织,有其自身发展的动机和需要。企业的发展,大多数是知识的积累,其积累形式主要有自发性知识积累,合作型知识积累,以及并购性知识积累。
自发性知识积累是大多数企业知识积累的方式,企业经营时间越长,经营范围越广,其知识的积累量就越多,企业从事此方面的业务就越熟练。在企业中,知识的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制度型,一种是人力型。大多数企业的知识是存在于人的身上,离开了这批人,企业的经营就会失效,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就是这种类型;大中型企业的知识主要存在于制度上,核心思想是要将企业的经营脱离开能人效应,甚至是每个人。先进技术的使用,就是知识存在于制度上的体现。比如普通车床升级为数控车床,这样就将对高技能的车工的需求,改变为对普通车工的需求;ERP的使用,使人的工作依赖于信息系统,只要信息系统存在,熟练从事工作的知识,变为熟练使用系统的知识,这在难度上降低了一大块,使人的可替换性增强。
合作型知识是一种外源知识的引入,通过与外部知识的交合,从而能够从事自己不能够独立完成的工作,在合作中将此部分知识消化整理为自己的知识。
并购性知识是由于需要引进的知识量太大,如果通过合作的方式,需要太长时间,则直接采用并购的方式。并购的内容包括人员、研发、市场,甚至品牌,品牌也是知识。由于是一整套打包引进,各部分的相关性很强,同时互动可以产生更大的效果,所以并购通常价格都会很高。一个好的并购,应该是结合自身的优势,去并购那些在自身优势比较弱的方面的企业或部门,这样能够拿到比较低的价格。有时候并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对方的品牌和渠道,比如联想并购IBM的笔记本部门。

说点实用的。
初创型的企业,建议采用合作型知识的方式,直接拿其他公司现成的知识,包括产品、品牌,或者是销售方式,拿一系列的组合,然后自己公司只从事一样,就可以将这些元素组合成市场能够产生效益的有机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用非常低的成本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缺点是有些东西不是自己的,比如产品、品牌。这就需要在企业发展后,逐渐完善这些东西,比如自己研发,甚至是反向收购上游。

用这种方式来看企业的发展,很多东西就会非常清晰。

现在很多大公司开始设置首席知识官,这是通过系统性的工作,将企业积累的知识总结起来。这部分工作的实际价值一定是要和培训相结合,否则就是一堆的文字与文档,没有意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