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构造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

本文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包括生成随机数据、定义损失函数、应用梯度下降优化器进行参数调整,并通过可视化观察训练过程中的变化。探讨了学习率对模型收敛的影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实例:构造线性回归模型
    

x = np.float32(np.random.normal(8, 10, [1,100]))//生成1行100列的随机数据矩阵
y = 0.5*x + 1.2 + np.random.normal(0, 0.01)//计算对应的y值
w = tf.Variable(tf.zeros([1,1]))//初始化训练的w
b = tf.Variable(tf.zeros([1]))//初始化训练的b
loss = tf.reduce_mean(tf.square(pre_y - y));//构造损失函数:均方误差
opt = tf.train.GradientDescentOptimizer(0.005)//使用优化方法:梯度下降优化
res = opt.minimize(loss)//使用优化方法:梯度下降法
with tf.Session() as sess:
    sess.run(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for step in range(0, 2001)://执行2001次训练,2001是为输出好看,可以输出第2000次迭代
        sess.run(res)//开始执行整个训练逻辑
        if step % 200 == 0:
            y__ = tf.matmul(w, x) + b//每200次迭代计算一次当前的输出y__和原始输出y对比
            plt.scatter(x, y, c='r')
            plt.scatter(x, sess.run(y__), c='g')
            plt.show()
            print(step,":", sess.run(w), sess.run(b))


    在修改上面代码中各个参数的时候,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

1)验证了正态分布:x用正态分布产生,均值是8,方差决定了x在8周围取值的聚集程度

2)y的公式和x的均值,影响了梯度下降学习率,上面代码中实际斜率0.5,如果学习率太高,比如默认的0.5,会无法收敛,所以上面用了0.005

3)准备测试数据时,要注意w*x和b的差值,开始的时候我把x取均值0,方差0.1,结果b主导了y值,导致结果无法收敛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