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欢迎来到《Go 测试之道:从测试金字塔到高级实践》的第四讲。
在过去的两讲中,我们已经成功地为“短链接”服务的 service 层和 handler 层,构建了两套坚固的单元测试防线。这些测试有一个共同的、美妙的特性:它们快如闪电、完全隔离、不依赖任何外部环境。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毫秒级地运行它们,获得即时的反馈。
但是,我们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回响:“我的代码,真的能和数据库、Redis 一起正常工作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进入一个新的、更具挑战性的测试领域——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不再满足于“模拟”,它需要与真实的外部依赖进行交互。
这立刻带来了新的问题:
集成测试通常很慢,因为它需要启动数据库、建立连接、读写磁盘。
它对环境有要求,不是随处都能运行。
如果我们不加区分,
go test ./...命令会将这些“重型”测试与“轻型”的单元测试混在一起运行,极大地拖慢了我们的开发反馈循环。想象一下,你只是改了一行纯函数的逻辑,却要等待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数据库测试,这是不可接受的。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 Go 语言内置的、极其强大的“魔法”,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学会如何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我们的测试“战场”上,清晰地划分出不同的“战区”,并能随心所欲地调度它们。
这一讲,也是我们为后续两讲关于“集成测试”的深度实战,铺设的最关键的“轨道”。

测试的组织 —— 同包 vs. 独立包,把“重武器”放在哪里?
在我们学习如何“隔离”之前,先要决定如何“组织”。对于集成测试,业界主要有两种组织方式,各有优劣。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