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TonyBai

Kubernetes、Docker、Golang、儿童编程、DevOps、云计算平台和机器学习

  • 博客(1151)
  • 资源 (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Google ADK 实战】01 思维转变:为什么 Google ADK 提倡“代码优先”?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对 AI Agent 技术既兴奋又感到一丝迷茫的 Go 工程师,那么这个专栏正是为你我量身打造的。在过去的一年里,AI Agent 的概念铺天盖地,各种框架和平台层出不穷。这些问题,指向了当前 Agent 开发领域的一个核心痛点:许多工具在追求“快速上手”的同时,牺牲了软件工程中最宝贵的“可测试性”、“可维护性”和“可集成性”。当 Agent 的逻辑变得复杂时,一长串的“链”或一堆 YAML 文件该如何维护和版本化?最后,我们会亲手跑通官方的第一个示例,直观地感受 ADK 的魅力。

2025-11-24 08:00:17 22

原创 霸榜 GitHub 一周!Google 开源 ADK for Go,彻底终结 AI“炼丹”时代?

这就是为什么它能霸榜 GitHub 的原因——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更好地“调优 Prompt”,而是在教你如何用坚实的工程代码,去彻底终结那个不可控的“炼丹”时代。不再有晦涩的 YAML,不再有天书般的“链”,Agent 的所有逻辑、决策、工作流,都由你亲手编写的、地地道道的 Go 代码来定义。我如何将这个“充满魔法”的 Python 脚本,与我现有的 Go 微服务体系优雅地集成,而不是变成一坨无法维护的“耦合怪”?AI Agent 开发,正在从“炼丹”式的“艺术创作”,全面进入“工程化”的“工业生产”时代。

2025-11-24 08:00:17 114

原创 白天改Bug,晚上刷视频:你以为在放松,其实在消耗你写出好代码的能力

晚上回到家,你只想“犒劳”一下疲惫的大脑,于是瘫倒在沙发或舒服的大床上,划开手机,沉浸在短视频那无穷无尽的信息流里。这种“伪学习”带来的即时满足感,可能会取代系统性、结构化的深度学习,让我们误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实则认知能力的基础正在被侵蚀。短视频的算法和产品设计,其目标恰恰是系统性地、持续地打破我们的专注,用一个又一个的新鲜刺激来捕获我们的注意力。从今天起,让我们重新审视“白天改Bug,晚上刷视频”的生活模式,为我们宝贵的大脑,留出更多“慢思考”的宝贵空间。为你的大脑创造一个“无短视频”的纯净空间。

2025-11-23 08:02:23 609

原创 从韩立到梅西:顶级“全栈工程师”的修炼之道与生存哲学

在韩立的字典里,没有“这不归我管”或者“我是法修,不扛伤害”。为了生存(项目上线/系统稳定)这个终极目标,他打通了从炼气(开发)、炼体(架构)、阵法(运维)到炼丹(资源管理)的全链路。那一刻,看着韩立终成道祖,我心中涌起的激荡,竟与三年前看着阿根廷夺冠、梅西捧起大力神杯时的热泪盈眶,产生了奇妙的共振。当我摘下“修仙”和“足球”的滤镜,用一个资深技术人的视角去审视韩立与梅西的成长轨迹时,一个惊人的结论浮现在脑海:。在职场上,我们习惯给自己贴标签:“我是后端”、“我是DBA”、“我是写Go的”。

2025-11-23 08:02:23 586

原创 Go 2025 密码学年度报告:后量子时代的防御与 FIPS 的“纯 Go”革命

更重要的是,后量子签名的大小通常高达数 KB(相比现在的几百字节),这对网络协议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更多时间来演进。搭建的测试实验室——从高端的 Ampere Altra ARM64 服务器,到女友的 Windows 笔记本,甚至是作为路由器的 EdgeRouter (MIPS/ARM),全部通过了 FIPS 测试。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解读这次演讲的核心内容,从后量子加密的技术细节到纯 Go FIPS 的实现突破,带你一窥 Go 语言构建未来安全防线的全景图。对于用户来说,它只是标准库的一部分。

2025-11-22 08:02:38 409

原创 【Go 测试之道】06 集成测试(下):多依赖编排与高级技巧

我们将从一个“召唤师”晋升为一名“乐团指挥”,同时“召唤”并“指挥”多个外部服务。更重要的是,我们还会探索 Testcontainers 的一些。默认情况下,Testcontainers 启动的每个容器,都运行在一个隔离的 Docker 网络中,并且端口是随机映射到主机的。通过 Testcontainers,我们成功地“驯服”了 PostgreSQL,为。它就像是整栋大楼的“承重结构”,负责协调不同的“功能房间”(如数据库和缓存),共同完成复杂的业务流程。但是,一座坚固的地基,并不代表整栋大楼的万无一失。

2025-11-22 08:02:38 375

原创 【Go 测试之道】05 集成测试(上):用 Testcontainers 驯服数据库

这些问题会让测试结果变得不可靠,违背了自动化测试“一致、可重复”的核心原则。任何人的测试都可能污染数据,导致其他人的测试莫名其妙地失败。上面我们探讨的集成测试在“旧世界”中面临的种种困境:环境不一致、数据相互污染、维护成本高昂。这一“新世界”的利器,并亲手为我们的 Repository 层构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集成测试。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范式,一种能让基础设施变得像普通对象一样,可以按需创建、使用和销毁的范式。中,我们成功地利用构建约束(Build Tags)为我们的测试“战场”划分出了清晰的。

2025-11-21 08:19:27 375

原创 为什么 Go 在悄悄地做 Rust 做不到的事:保持简单

这并非意在挑起 Go 与 Rust 之间的“战争”,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一次“角色扮演”,从一个全新的、极具张力的视角,来重新审视 Go 语言的设计哲学,以及它在现代编程语言光谱中所占据的那个独特、宝贵且时常被误解的位置。在与 Rust “搏斗”多年之后——那门承诺将我们从 C 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却不知怎的变成了一场性格测试的语言——Go 感觉就像是 Rust 霓虹闪烁的都市中心里,一间温暖、极简的小木屋。但在某个地方,有一支小团队正在用 Go 构建——没有炒作,没有技术大会演讲,没有花哨的市场营销。

2025-11-21 08:19:27 232

原创 Goroutine 栈增长机制新提案:用缺页中断替代栈检查?Rob Pike 亲自下场“劝退”

Go 语言的 goroutine 以其轻量和高效著称,而其背后一个关键的“魔法”便是可动态增长的栈 (Resizable Stacks)。本文中,我们就来简单看看这个看似优雅的提案,为何会引来社区的质疑,并最终被 Rob Pike 本人以“实现过于复杂”为由,泼上一盆“冷水”。如果不足,运行时 (Rob Pike 的点评,以其数十年的工程经验和对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为这个提案的技术路径亮起了警示的红灯。) 就会介入:分配一个更大的新栈,将旧栈的内容复制过去,调整所有指向栈上变量的指针,然后才继续执行函数。

2025-11-20 19:00:00 729

原创 还在当“上下文搬运工”?我写了一门课,帮你重塑AI开发工作流

我们在一块屏幕上沉浸于IDE中的Go代码,在另一块屏幕上,则像一个勤奋的“学生”,不断向AI大模型提问。我们从代码库中精心挑选上下文,复制,切换窗口,粘贴,然后带着AI给出的答案,再复制,切换,粘贴回来。我非常期待你在课程的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考、你的工作流、你的“最佳实践”。IDE插件的出现,让AI离我们更近了一步,它像一个“副驾驶”,能为我们提供实时的建议。我相信,关于AI原生开发的未来,最终的答案,一定不是由我一个人,也不是由任何一个AI公司定义的。我们与AI的协作,始终是割裂的、被动的、充满摩擦的。

2025-11-20 08:01:09 516

原创 【Go 测试之道】04 隔离的魔法:用构建约束(Build Tags)分离测试“战场”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 Go 语言内置的、极其强大的“魔法”,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学会如何像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我们的测试“战场”上,清晰地划分出不同的“战区”,并能随心所欲地调度它们。命令会将这些“重型”测试与“轻型”的单元测试混在一起运行,极大地拖慢了我们的开发反馈循环。想象一下,你只是改了一行纯函数的逻辑,却要等待几十秒甚至几分钟的数据库测试,这是不可接受的。这一讲,也是我们为后续两讲关于“集成测试”的深度实战,铺设的最关键的“轨道”。在过去的两讲中,我们已经成功地为“短链接”服务的。

2025-11-20 08:01:09 281

原创 一次 unwrap() 引发的全球宕机:Cloudflare 故障报告背后的 Rust 安全反思

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也极具讽刺意味的事实:这场灾难的最终扳机,竟然是新一代代理引擎FL2 中(这里仅针对文中提及的新引擎FL2,受影响的旧引擎FL文中并未提及具体原因),一段本应代表“内存安全”的。:机器人管理模块的一次“错误”的特征文件生成,为何能导致核心代理的瘫痪,并进一步影响到 Workers KV 和 Access 等看似不相关的服务?我相信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如果发生了,那就是一个程序员无法恢复的、灾难性的逻辑错误,整个程序应该立刻死掉,而不是带着错误的状态继续运行。

2025-11-19 18:00:00 897

原创 Go 泛型再进化:移除类型参数的循环引用限制

这次微小的语法调整,将为 Go 社区解锁一种被称为“奇异递归模板模式” (Curiously Recurring Template Pattern, CRTP) 的强大能力,并对我们如何设计类型安全的泛型 API 产生深远影响。:它解锁了一种全新的、更强大、更类型安全的泛型编程模式。让我们从一个 Griesemer 提出的、看似合理的代码开始,它在当前版本(比如Go 1.25.4)的 Go 中是。然而,由于 Go 1.18 规范中的明确限制,这种优雅的、类型安全的表达方式,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一条死路。

2025-11-19 08:02:03 1053

原创 【Go 测试之道】03 单元测试(下):HTTP 层的黑盒守护与依赖注入

它的职责清晰而关键:正确地“听懂”HTTP 请求,并礼貌地“说出”HTTP 响应。层)是如何工作的,只关心这扇门本身是否坚固、是否符合“设计图纸”(API 约定)。层时,我们的心态应该从“创造者”转变为“使用者”。,我们对核心业务逻辑进行了精雕细琢,确保了其内部的正确性。通过“白盒测试”的视角,并借助我们亲手打造的。现在,是时候将我们的视线向上移动,来到系统的“门户”——Handler 的测试哲学 —— 把它当作一个“黑盒”中,我们深入了项目的“心脏”——,以及实现它的“神兵利器”——

2025-11-19 08:02:03 266

原创 Go 在 Web3 的统治力:2025 年架构与生态综述

尽管由于其有保证的内存安全性,Rust 在新型高性能 Layer 1 (L1) 运行时的开发中对 Go 构成了挑战,但 Go 卓越的开发速度、成熟的分布式系统库以及更低的企业采用门槛,巩固了其在水平扩展和快速部署方面的持续必要性。通过分析它们各自的优势(Go 的并发与开发速度 vs. Rust 的内存安全与绝对性能),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 Go 在 Web3 生态中所占据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位”。DePIN 的架构要求——高效的网络通信、大规模分布式节点的管理、简化的运维——与 Go 语言在云原生领域(

2025-11-18 08:02:37 462

原创 【Go 测试之道】02 单元测试(上):测试的“形状”——用例组织与测试替身

在本讲,我们将不再满足于只写一个简单的测试函数,而是要系统性地构建我们的单元测试思维框架。本讲内容密度会比较大,但请相信,一旦掌握了这些核心思想和实践,你编写单元测试的能力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注解,但在 Go 的原生测试框架中,这些概念是以一种更简洁、更符合惯例的方式存在的。在一个隔离的、快速的单元测试环境中,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烦人”的外部依赖?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个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的问题:在 Go 语言的语境下,——它没有外部依赖,没有副作用,给定相同的输入,永远返回相同的输出。

2025-11-18 08:02:37 287

原创 你的 Go 测试,还停留在“演员对台词”吗?

它能保证你自己的“台词”(单个函数)没问题,却无法保证你在“舞台”上(真实环境)与其他“演员”(数据库、缓存、API)的配合不出错。周五下午五点,你刚刚修复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 bug,怀着对周末的憧憬,合并了你的代码。老规矩,你还可以加入我的知识星球,该微专栏已经在星球免费发布,你也可以与我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测试中的疑难杂症,共同进步。当项目越来越大,你敢在没有一轮紧张的手动回归测试的情况下,自信地点击“发布”按钮吗?测试,是现代软件工程的基石,也是对未来那个需要维护你代码的自己,最好的投资。

2025-11-17 08:01:08 287

原创 【Go 测试之道】01 开篇:测试的“道”与“术”——从“演员对台词”到我们的“短链接”蓝图

如果说专栏介绍文章是我们共同认识到的“舞台恐惧”,那么从这一讲开始,我们将正式学习如何成为一名胸有成竹的“方法派演员”。我们不仅要确保自己的台词烂熟于心,更要学会如何与其他演员完美配合,掌控整场演出的节奏,最终呈现一场精彩的、无懈可击的表演。今天,我们要做的,就是彻底跨越这道鸿沟,让它成为我们未来所有测试决策的“北极星”。在上面的专栏介绍文章(00讲)中,我们聊到了一个略显残酷的现实:许多我们自以为“完备”的测试,其实还停留在“演员对台词”的阶段,脆弱得无法抵御真实世界的复杂性。

2025-11-17 08:01:08 389

原创 你的 Kubernetes 知识在“冰山”的第几层?—— 一份给 Gopher 的 K8s 进阶“航海图”

你不再只关心自己的 Go 程序,而是开始思考它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的角色、它的邻居(如 Service Mesh Sidecar),以及它在混乱的网络环境中的生存之道。重要的是,认识到这座冰山的广阔,并意识到作为一名 Gopher,你手中已经握有探索每一层深度的“金钥匙”。,它的职责是作为一个“机器人管理员”,持续地观察你定义的 CRD,并采取行动,使系统的真实状态与你声明的期望状态保持一致。,是 K8s 世界里最终要运行的“货物”。今天,就让我们以 Go 的视角,一同潜入这座冰山的水下,探索每一层的奥秘。

2025-11-17 08:01:08 315

原创 Go 的甜蜜16 岁:一份来自官方的年度成绩单与未来路线图

为了继续最好地满足我们不断扩大的用户群的需求,尤其是在软件行业动荡的时期,我们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扩展 Go 的开发流程——同时不失 Go 的基本原则——并更深入地让我们的优秀贡献者社区参与进来。为了继续我们构建最高效的生产系统语言平台的使命,这些版本包含了用于构建健壮可靠软件的新 API,在 Go 构建安全软件的记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以及一些重要的底层改进。,使这对组合更加强大。它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跟上 Go 的最新动态,更能让我们洞察这门语言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在技术浪潮中,做出更明智的学习和职业决策。

2025-11-15 08:09:41 991

原创 Go 也开始“叛逆”了?深度解读 JetBrains 2025 报告:为何“原生信仰”不再是唯一答案

然而,数据清晰地表明,当面对真实世界中大规模、复杂的工程挑战时,Go 社区已经勇敢地走出了“标准库唯一”的象牙塔。近日,JetBrains 发布的《Go 2025 生态系统状况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正在演进的、更加务实的 Go 世界。从一个旨在解决 Google 内部工程效率问题的项目,成长为拥有超过 500 万开发者的全球性技术力量,16 岁的 Go 已然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健的“少年时代”。开发者的选择,证明了 Go 社区“无框架”的极简主义哲学依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2025-11-14 08:01:48 684

原创 PGO 驱动的“动态逃逸分析”:w.Write(b) 中的切片逃逸终于有救了?

它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代码模式的“小修小补”,而是试图从根本上,通过赋予逃逸分析“理解”控制流和运行时类型信息的能力,来解决一整类长期存在的性能顽疾。静态去虚拟化(devirtualize):这种基于类型信息进行优化的思路,未来甚至可能在没有 PGO 的情况下,通过更强的静态分析来实现。,这个在 Go 语言中无处不在的神圣接口,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困扰了性能敏感型开发者多年的“隐形成本”。提案 NO.72036 的核心思想,是让编译器变得更“聪明”,不再做出“一刀切”的最坏假设。然而,一个由 Go 核心贡献者。

2025-11-13 08:02:20 891

原创 Go 的 16 年:一门为持久而生的编程语言

在众多的庆祝文章中,来自 Go 社区的知名组织 Ardan Labs 发布的这篇《Go 的 16 年:一门为持久而生的编程语言》,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饱满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每年的十一月,对于全球的 Gopher 而言,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特殊时刻。总而言之,Go 1.25 提醒了我们这门语言为何能经久不衰:它在不破坏信任的前提下演进,用稳定、有影响力的进步,取代了喧嚣的炒作。Go 是为 2007 年的软件工程问题而构建的,但它仍在解决 2024 年的挑战,以及那些尚未到来的挑战。

2025-11-12 08:00:56 993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13 终章:常见构建“天坑”与终极排错指南

在真实、复杂、瞬息万变的开发世界里,我们依然会遇到各种令人头疼的构建问题。它们就像是潜伏在水面下的暗礁,常常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让我们的构建流程“触礁沉没”。的历史尘埃中走来,深入了 Go Modules 的设计原理,精通了它的日常与高级操作,甚至解剖了。”的角色,将我多年来遇到的、以及社区中最高频的构建“天坑”,整理成一份详尽的、可随时查阅的“这份指南,将是你未来 Go 开发之旅中,应对所有构建疑难杂症的“定心丸”。今天,作为本专栏的终章,我不会再引入任何新的概念。给出精准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

2025-11-12 08:00:56 362

原创 算了一笔账后,这个双十一我决定做个“亏本”买卖

但我也希望,在双十一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为那些一直在关注、但稍有犹豫的朋友,提供一个“临门一脚”的绝佳机会。如果你渴望在一个高质量的圈子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 Gopher 共同成长,探索 Go & AI 的前沿,那么,这可能是你今年最值得的一笔“自我投资”。考虑到假期、偶尔的“状态不佳”,以及一些不可抗力(比如沉迷于某个新剧,或某本爱不释手的新书),我们打个骨折,算。加入我们,你投资的不仅是 2025 年的内容,更是通往 2026 年及以后,一张更具竞争力的自己的“早鸟票”。今年,我开启了全新的。

2025-11-11 08:01:41 679

原创 “学习 Go 毁掉了我钟爱的其他语言”:一场网络热议揭示 Go 开发者真正的爱与痛

上百的开发者涌入评论区,分享着他们与 Go 的“爱恨情仇”。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这场热议的中心,剖析开发者们口中 Go “毁灭性”吸引力的来源,探讨其在与其他主流语言的比较中展现出的独特价值,并审视那些至今仍在社区中引发激烈辩论的核心议题。许多开发者认为,Go 之所以能媲美 Python 的生产力,得益于其极简的语言设计、快速的编译/调试循环以及“开箱即用”的强大标准库和工具集。“学习 Go 毁掉了我钟爱的其他语言”,这句网络热梗的背后,并非是对其他语言的贬低,而是一种对 Go 核心哲学的深度认同。

2025-11-11 08:01:41 669

原创 来自 Go 创始人的忠告:这五条关于“复杂性”的法则,比算法更重要

然而,在现代计算机体系中,真正的瓶颈往往隐藏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次意料之外的内存分配、一次糟糕的并发同步、或者一次灾难性的。一个 O(log n) 的自平衡二叉树,其实现的复杂性、指针跳转带来的缓存不友好性,使得它在处理一个只有几百个元素的“日常问题”时,性能和健壮性可能远不如一个简单的、O(n) 的切片扫描。因为一个糟糕的数据结构,是任何精妙的算法都无法拯救的。本文,就让我们以一名现代 Gopher 的视角,重新聆听这份来自创始人的忠告,理解为何这五条法则,才是构建健壮、可维护软件的真正基石。

2025-11-10 08:00:51 863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12 实战解剖:Kubernetes 是如何管理数百个依赖的?

我们仿佛已经锻造出了一身精良的“铠甲”,掌握了所有的“兵器”。在深入 K8s 的文件和脚本之前,我们必须先理解其依赖管理的核心哲学,这与我们之前学习的纯 MVS(最小版本选择)思想有着显著的不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Go Modules 的很多高级特性,都是被 Kubernetes 这样复杂的项目“逼”出来的。因为你看过“地狱”的模样,并掌握了征服它的地图。今天,我们的目标不是去理解 K8s 的业务逻辑,而是要像一位“逆向工程师”一样,目录,去探寻顶级 Go 项目在面对极致复杂性时,所采用的工程智慧与实践。

2025-11-10 08:00:51 234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11 构建模式的魔力: 从静态库、动态库到 Go 插件

标志允许我们将 Go 代码编译成多种不同的产物形态,极大地扩展了 Go 语言的应用边界,使其能与更广泛的技术生态进行深度整合。这无疑是 Go 最常见的用途,但 Go 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我们能否构建一个支持热更新的 Go 应用,在不重启主程序的情况下,动态加载新的业务逻辑模块?在真实的、庞杂的工程世界里,我们常常面临“技术融合”的挑战。),让团队里的 Python 算法工程师能直接调用 Go 的高性能能力?我们能否将一个 Go 库,打包成一个标准的 C 静态库 (概览:Go 代码的“形态菜单”

2025-11-08 08:00:40 256

原创 Go 标准库将迎来 Zstandard:性能超越 Gzip,让你的应用更快、更省

同时,他也对字典(Dictionary)功能的 API 设计提出了深刻见解,强调了字典预处理的开销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后续 API 的设计。不久之后(或许在 Go 1.27),我们将能以最简单、最 Go-like 的方式,为我们的应用插上 Zstandard 的翅膀,轻松实现性能提升与成本节约。我们能去问问 k8s 的人吗?同时,这个提案背后曲折的历程——从激烈的技术选型辩论,到精雕细琢的 API 设计,再到因核心团队资源紧张而搁置,最终由社区力量重新激活——本身就是一幅展现 Go 生态演进的生动图景。

2025-11-08 08:00:40 980

转载 很严重了,大家别轻易离职。。

除了大模型技术讲解,还有能够震撼到每一个程序员的、超详细、最热门的大模型商业化应用案例。比如做智能客服等等……构建垂类场景下的智能助手(如制造业中的设备故障诊断Agent、金融领域的投资分析Agent等)。掌握主流大模型(如DeepSeek、Qwen等)的微调技术,针对特定场景优化模型性能。5个步骤,覆盖超多业务场景,培养全栈开发能力,轻松成为大模型应用开发工程师!课程由AI大模型领域大佬们联合打磨研发,老师们将大模型技术原理讲透的同时,如今,超过60%的企业都在推进AI产品落地,而真正能交付项目的。

2025-11-07 08:00:28 16

原创 连 Rob Pike 都感到“担忧”:Go 1.26 SIMD 引入的新复杂性与应对之道

本文将深入探讨 Pike 的“担忧”所指向的、SIMD 带来的全新复杂性,并剖析 Go 团队是如何通过 //cpu:requires 这一“应对之道”,来尝试化解这场关于 Go 语言灵魂的冲突。他的“担忧”,正是这种“纯粹主义”哲学,在面对一个不可避免要与硬件深度绑定的新特性时,所发出的本能警报。Go 团队没有因为 SIMD 复杂就彻底拒绝它,而是选择接纳,并立刻着手构建一套强大的、自动化的工具,来将其“危险”的部分牢牢锁在静态检查的“笼子”里。Go 语言的一大魅力,在于其出色的平台无关性。

2025-11-06 08:02:40 340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10 跨越边界:cgo 与 asm 的构建之道

在之前的课程中,我们所有的讨论都局限在一个“纯 Go”的世界里。它的设计者们深知,一个强大的系统级语言,必须有能力与现存的、庞大的、由 C/C++/Assembly 等语言构建的底层世界进行对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 Go 构建体系中的“交通警察”——构建约束 (Build Constraints / Build Tags)。它们是 Go 语言伸向底层世界的“触手”,是连接现代与历史的“桥梁”。项目,集成一段手写的汇编,并在此过程中,系统性地、深入地剖析构建约束的。今天,我们将深入这片“混合编程”的领域。

2025-11-06 08:02:40 389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09 企业级实践:私有仓库与私有 Proxy

在建立了这个坚实的原理认知后,我将带你系统性地梳理处理私有模块的几种主流方案:从资源有限的“乞丐版”思路,到简单直接的“游击队”式配置,再到大型企业的“正规军”——搭建私有 Go Proxy。我们将对比不同方案的优劣,并给出在不同规模团队下的最佳实践。这些代码,可能是包含公司核心业务逻辑的共享库,可能是内部使用的基础组件,我们称之为。命令背后,是一套优雅而简洁的 HTTP API 在支撑着整个庞大的公共模块生态。命令正是通过一套巧妙的、基于模块路径的设计,来完成这两大任务的。

2025-11-05 08:01:19 464

原创 GODEBUG 的“技术债”清算:Go 团队提出全新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近日,由 Go 核心团队成员 Robert Griesemer 发起的提案(NO. 76163),正式为这笔技术债的“清算”,提出了一套清晰、系统的。:通过系统性地偿还“技术债”,Go 核心团队可以解放更多精力,投入到语言的未来发展中,而不是被无尽的向后兼容性细节所拖累。标志,都是 Go 工具链中的一个“分叉点”,它们极大地增加了测试的复杂性和维护的负担,逐渐累积成了一笔沉重的“技术债”。:必须提交一个独立的、论证充分的提案,详细分析移除该标志的必要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供稳健的缓解方案。

2025-11-05 08:01:19 846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08 深入 Go Module Proxy 协议

我们只需要在终端里敲下一行指令,Go 工具链似乎就能施展“魔法”——它能跨越山海,从茫茫互联网中精准地找到我们需要的模块,验证其身份,下载到本地,然后构建我们的应用。去探查协议的每一个细节之前,让我们先退后一步,从万米高空鸟瞰一下整个 Go Module 的生态系统。我们将要深入的,就是支撑着整个 Go 模块生态系统高速、稳定、安全运转的基石——然后,我们将“降落”到地面,逐一剖析协议的。今天,我们将化身“网络侦探”,带上我们的“万能工具””,亲手重现 Go 工具链在幕后所做的一切。

2025-11-04 08:02:05 422

原创 微服务灾难清单:从技术深坑到组织泥潭的10个惨痛教训

当不可避免的组织重组发生时,原有的“支付团队”被一分为二,但他们共同拥有的服务和基础设施,却依然纠缠在旧的 AWS 账户和 K8s 命名空间中。它承诺将庞大、笨重的单体应用,分解为小而美的、可独立开发和部署的服务,从而极大地提升团队的敏捷性和交付速度。更有效的方法,是采纳 Cindy Sridharan 提倡的“安全地在生产环境测试”,通过金丝雀发布、灰度部署等策略,在真实流量中验证变更。当一个工程师需要负责 4-5 个服务的开发、部署和 on-call 时,即使有良好的自动化,这也是一场“慢性灾难”。

2025-11-04 08:02:05 229

原创 【Go模块构建与依赖管理】07 告别 replace 泥潭:go.work 与多模块开发

你团队的 Git 提交历史上,一定充满了类似这样的 commit message:“fix: remove replace for local debug”。于是在 Go 1.18 版本,他们为我们带来了终极的解决方案,一个专门为多模块本地开发而生的“神器”——允许我们将一个模块依赖重定向到本地文件系统,这在需要同时修改和联调多个模块时,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一步步地爬出泥潭,走向一片坚实、清爽的开发新大陆。但你是否觉得,这个“唯一的选择”,用起来却总是。泥潭”的痛苦,然后,我将带你使用。

2025-11-03 08:01:00 419

原创 Go GUI 开发的“绝境”与“破局”:2025 年现状与展望

它的核心思想不是去“绑定”一个现有的 C/C++ 框架,成为一个Go binding/wrapper,而是直接站在底层图形 API 的肩膀上,“自绘” (self-drawing) 所有的 UI 控件。:Fyne 在后台运行一个事件循环,负责监听来自操作系统的事件(如鼠标点击、键盘输入、窗口大小改变),并将这些事件分发到 Go 世界中对应的控件上,触发你在 Go 代码中定义的响应逻辑。虽然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我们不再只有一个选择,而是可以在清晰的权衡之下,为我们的项目,找到最“恰如其分”的那条路。

2025-11-03 08:01:00 640

原创 【开奖啦】你的 1024 程序员节礼物,请查收!

我的新书《Go语言第一课》是你的首选。首发期有专属五折优惠,不到40元即可入手,扫码即可拥有这本300页的Go语言入门宝典,即刻开启你的Go语言高效学习之旅!每一条留言都充满了真诚的故事和深刻的思考,无论是深夜排查 Bug 的经历,还是对程序员职业未来的展望,都让我非常感动。你们的分享,让我再次感受到了这个社区的活力与温度。这次没有中奖的朋友也别灰心,我的 Gopher “长期主义”之路还在继续,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福利和活动与大家分享。在众多精彩的留言中,经过艰难的选择,我们抽出了本次活动的两名幸运读者。

2025-11-02 08:01:21 238

BigPIM

BigPIM是一款个人信息管理软件,类似著名的Winpim,目前还有一些功能尚未完成而且还存在许多bug.

2006-03-16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