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Tony Bai。
Go 1.25的发布,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并发测试神器”—— testing/synctest。这个在Go 1.24中作为实验性功能首次亮相的包,承诺将我们从time.Sleep、channel和各种脆弱的同步技巧中解放出来,让我们能够编写出快速、可靠、确定性的并发测试。
然而,任何强大的新工具在投入真实世界的熔炉后,都必然会经历一场严酷的“成人礼”。Go 1.25发布后,社区的早期使用者们迅速将其应用于各种复杂的并发场景,并遇到了一些隐藏在“气泡”(bubble)之下的微妙问题。
本文将聚焦于三个典型的、由社区报告的synctest“首日bug” (#75052, #74837, #75134),它们分别涉及了io.Pipe、context和sync.WaitGroup这三个常用并发原语。需要澄清的是,这些所谓“Bug”并非都是synctest本身的Bug。它们有的源于开发者对并发原语的常见误用,synctest只是更严格地揭示了问题;有的则反映了一个实验性API在社区反馈下的设计演进;当然,其中也包含了一个深藏在运行时中的、真正的实现Bug。
通过剖析这些案例,我们不仅能学会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synctest,更能一窥这个新范式背后的设计哲学、Go团队的应对智慧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编写更健壮的并发代码。
Bug 1: io.Pipe与context的“谎言”—— Goroutine泄漏之谜
一位开发者在迁移测试到synctest后,遇到了一个神秘的panic:panic: deadlock: main bubble goroutine has exited but blocked goroutines remain。这通常意味着测试中存在goroutine泄漏。
你可以将以下代码保存为le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37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