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想配置自己的VIM,现在python用得比较多,想做起码效率高一些的IDE。
网上查了一下,第一步先是要搞定CTags,那就从CTags开始入手,没想到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些麻烦。
1. 从http://ctags.sourceforge.net/ 下载CTags 5.8
2. 解压缩ctags-5.8.tar.gz
3. 到解压缩后的目录运行 sudo ./configure && sudo make&& sudo make install
到这里,CTags应该安装完毕的了,结果试着运行,发现总是出现
ctags: illegal option -- R
usage: ctags [-BFadtuwvx] [-f tagsfile] file
上网查了下,了解了,估计是mac自带了一个ctags,这个运行的就是自带版本,尝试了一下。
运行:
whereis ctags
得到:
/usr/bin/ctags
发现系统当前运行的ctags在这个目录,隐约记得之前安装的目录不止这个,再尝试
运行:
where ctags
得到:
/usr/bin/ctags
/usr/local/bin/ctags
原因找到了,现在系统有两个ctags了,估计下面的这个就是新版ctags,只要运行这个目录的ctags就ok。
以上参考:http://gmarik.info/blog/2010/10/08/ctags-on-OSX
两个办法:
1.让系统默认查询第二个目录/usr/local/bin/优先级高于/usr/bin/ctags,这个就是$PATH中加入目录先后的问题;
2.运行ctags自动加前缀为/usr/local/bin/ctags;也就是alias ctags="`brew--prefix`/bin/ctags"
我这里用的第一个办法,因为用的是zsh,在.zshbr中调整顺序即可,然后在尝试,不会出现那种限制后缀的问题啦,哈哈。
ctags -R使用完全ok,标签建立成功,打造IDE的第一步,完成!
赶快尝试一下,直接在ctag解压目录,运行
ctags -R
生成了一个tags文件 , 打开看了下,基本就是一个映射关系,还没有细看,进入到一个C文件,随便找几个类, ctrl+] 可以跳转,再按 ctrl+t ,跳回,很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