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ython 基础语法
所有语言都有它自己规定的格式,Python也不例外,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1.1 注释
在Python中主要的使用的注释方式是#号,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三对单引号也是可以的,比如在函数中可以作为函数的说明。
num =int(input('>>>: ')) # 输入一个数字
if num >= 1000: # 条件判断
if num >= 10000: # 大于10000
print('5') # 打印5位
else: '''否则'''
print('4') '''打印4'''
else:
if num >= 100:
print('3')
elif num >= 10:
print('2')
else:
print('1')
1.2 缩进
C语言使用的是花括号来表示层级关系,但是看起来不简洁,挺难看
,而Python使用的是缩进的方式表示层级关系,并且约定4个空格
为一个层级。
1.3 续行
当我们一行的代码超过了一屏显示的长度以后,多数情况下为了直观,我们会另起一行,接着些,在Python中在行尾使用 \
标识续行,但如果在表达式或者某一段代码中使用了括号,那么Python认为括号内是一个整体,内部跨行不需要使用\
。
1.4 标识符
很多时候,我们写代码的过程中会对我们需要的数据进行存储并命名,方便后续使用,这个命名被称为标识符,针对标识符Python进行了如下要求:
- 一个名字,用来指代一个值
- 只能是字母、数字下划线的组合
- 只能以字母或者下划线开头
- 不能是Python的关键字,例如def、class就不能作为标识符
- Python是大小写敏感的
在我们写代码的过程中最好遵循下列约定:
- 不允许使用中文
- 不允许使用歧义单词,例如class_
- 在Python中不要随便使用下划线开头的标识符
1.5 转义序列
python中内置了很多特殊的符号,比如换行、制表符什么的,部分含义如下:
\\
:单个\
表示转义,\\
就指代\
这个符号。表示把\后面的字符进行转义,不用特殊方式进行转换。\t
:制表符,一般用来进行输出格式调整,比如对齐等\r
:回车符\n
: 换行符
1.6 数字
在Python中数字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整型
,浮点数
,复数
。
整型
:在Python3中,不区分long和int,所有整型均为int类型,当然还包括了不同进制,比如2进制,8进制,16进制等,都为int类型。需要注意的是Python中的bool型
属于整型的子类,所以bool的两个值,用整型可以表示为,0:False,非0:True
。浮点数
:即带小数点的float型复数
:用于科学计算,比如1+2j等
1.7 字符串
在Python中,使用'
(单引号),"
(双引号)括起来表示引用字符的序列,使用'''
,"""
,则可以跨行,并且自由的使用单双引号。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字符串前加一定的符号来确切的表示字符串。
- r: 字符串前加r或者R,表示该字符串不做任何处理,所见即所得
- f: 3.6版本开始新增的前缀,表示格式化字符串,例如变量引用
str1 = r'hello\nworld' # 由于使用了r前缀,所以并不会把\n解释为换行
str2 = f'nihao {str1}' # 类似于 'nihao{}'.format(str1)
print(str1) # hello\nworld
print(str2) # nihao hello\nworld
1.8 其他
在Python中还有一些地方和其他语言有很大区别,比如:
常量
:本身指代一旦赋值就不能被改变的标识符,但是Python中是没有这个概念的,换句话说就是,Python中,只要你看的到的东西,是都可以进行修改的。- 字面常量:一个单独的量,看字面意思就知其含义,比如12,就表示数字12
- 变量:赋值后,可以改变值的标识符。
注意:在Python中是不需要提前申明变量的类型的,所以变量的赋值即定义
to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