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tar [主选项+辅选项] 文件或者目录
使用该命令时,主选项是必须要有的,辅选项是辅助使用的,可以选用,另外 f 这个参数也要有。
主选项:
c 压缩。
x 解压。
t 列出档案文件的内容,查看里面有哪些文件。
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辅助选项:
-z :是否需要用gzip压缩或解压缩?.tar.gz是一个压缩包,.tar只是打包而没有压缩。
-j :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或解压?一般格式为xx.tar.bz2
-v :压缩/解压的过程中在终端打印出文件有哪些!
-f : 使用档名,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文件档名,也就是说你不能写成这样 tar -zxfv zhcon-0.2.5.tar.gz
-p :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范例一:将整个 /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 /tmp/etc.tar
tar -cvf /tmp/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 特别注意,在参数 f 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我们习惯上都用 .tar 来作为辨识。
# 如果加 z 参数,则以 .tar.gz 或 .tgz 来代表 gzip 压缩过的 tar file
# 如果加 j 参数,则以 .tar.bz2 来作为附档名
范例二:查阅上述 /tmp/etc.tar.gz 文件内有哪些文件?
tar -ztvf /tmp/etc.tar.gz # 由于使用 gzip 压缩,所以要查阅该 tar file 内的文件时,就得要加上 z 这个参数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li-hao/archive/2011/10/03/2198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