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I/O 监控与优化全解析
1. I/O 监控指标概述
在数据库管理中,I/O 性能至关重要。如今,存储供应商不断创新,但也让我们面临如何适应变化的挑战。为了更好地监控数据库的 I/O 性能,我们需要关注一系列关键指标:
- 数据传输量 :如 Disk Bytes/sec,它表示数据库向存储子系统移动的数据量。
- 读写类型与数量 :包括 Disk Reads/sec(每秒读操作次数)和 Disk writes/sec(每秒写操作次数),让我们了解读写操作的频率。
- I/O 请求大小 :Avg. Disk Bytes/Read 和 Avg. Disk Bytes/Write 分别衡量每次读和写请求的数据量。
- 响应时间 :Avg. Disk sec/Read 和 Avg. Disk sec/Write 反映存储子系统返回数据的速度。
这些指标的数据对于服务器管理员和存储专家来说非常有用。不过要注意,操作系统报告的数值可能与存储设备报告的不同,但差距通常不会太大。若差异明显,可能是由于采样间隔不同导致的。传统上,存储区域网络(SAN)的指标采样频率并非每秒一次,而服务器通常以每秒一次的频率采样,这是有其合理性的。在交流 I/O 性能时,我们必须确保大家讨论的是同一服务器、逻辑单元号(LUN)、采样频率和时间范围,因为时间范围会影响平均值的表现。
2. 指标间的关系及 I/O 模式的重要性
这些指标之间存在着有趣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解释数据库服务器上的 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