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动态代理系列文章: |
---|
深入探索JDK动态代理:从入门到原理的全面解析 |
探索Cglib:解析动态代理的神奇之处 |
全网最全解析!Spring与非Spring环境下获取动态代理对象的原始目标对象 |
前言
在我们日常开发中,代理模式是一种非常常见也非常有用的设计模式。它能够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说人话就是,增强我们原有对象的功能,在原有对象基础上增加一些我们自己要的操作,比如:事务处理、记录日志等)。在 Java 中,代理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接下来我将深入探索 JDK 中的动态代理——会从基础概念讲起,通过入门示例到探究其实现原理,助你彻底理解动态代理。
基本概念
JDK动态代理是一种在运行时创建代理对象的技术,它允许我们在不修改目标类代码的情况下,增强目标对象的功能。这种代理模式主要用于实现AOP(面向切面编程)
入门案例
实现JDK动态代理的步骤
- 接口的定义:首先,需要有一个或多个接口来定义代理类的行为。这些接口将被代理类实现,从而确保代理类能够执行目标对象的方法
- 创建代理类:使用
Proxy
类和InvocationHandler
接口来创建代理类。Proxy
类提供了静态方法newProxyInstance()
,它接受三个参数:类加载器、接口数组和一个InvocationHandler
实例。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地创建代理类的实例 - 编写InvocationHandler:
InvocationHandler
是一个接口,用于处理代理对象的调用。开发者需要实现这个接口,并在其中定义如何处理目标对象的方法调用。这包括了方法的增强处理,如日志记录、事务管理等 - 注册InvocationHandler:通过
Proxy.newProxyInstance ()
方法创建代理对象时,传入的InvocationHandler
实例就是用来注册这个处理程序的。这样,当代理对象的方法被调用时,就会触发InvocationHandler
中的逻辑 - 使用代理对象:最后,可以像使用普通对象一样使用代理对象。由于代理对象实现了目标接口,因此可以调用其方法。当这些方法被调用时,实际上是调用了代理对象内部的增强逻辑
入门实操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接口,例如 ServiceInterface
,其中包含一些方法,比如 execute
。同时我们创建一个实现了 ServiceInterface
接口的类,例如 ServiceImpl
,并实现这些方法。
// 定义服务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erviceInterface {
void execute();
}
// 实现服务接口
public class ServiceImpl implements ServiceInterface {
public void execut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服务方法");
}
}
现在,我们将使用动态代理来创建代理对象。我们需要实现一个 InvocationHandler
接口,并重写它的 invoke
方法。
// 实现 InvocationHandler
public class MyInvocation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private Object target;
public MyInvocationHandler(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方法执行前的代理操作...");
// 通过反射调用目标方法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 args);
System.out.println("方法执行后的代理操作...");
return result;
}
}
现在,我们可以编写一个测试类来验证动态代理的使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动态代理实现了一个代理对象,当调用代理对象的方法时,会先执行 invoke
方法中的前置处理逻辑,然后再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最后执行后置处理逻辑。
-
其中
Proxy.newProxyInstance
动态生成代理并使用 -
注意这行代码
System.setProperty("sun.misc.ProxyGenerator.saveGeneratedFiles", "true");
是生成动态代理类的字节码的,接下来我们讲讲有几种方式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