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monyOS Next应用开发案例(持续更新中……)
HarmonyOS Next性能指导总览
本篇文章链接,请访问:https://gitee.com/harmonyos-cases/cases/blob/master/docs/performance/state_variable_dfx_pratice.md
概述
本文将通过场景示例为开发者提供状态变量组件定位工具的实践指导,并对工具相关的调试命令和输出结果作解释说明。
使用流程
状态变量组件定位工具是通过使用HiDumper工具中特定的命令来获取组件和状态管理相关的信息。开发者可以使用工具查看指定自定义组件拥有的状态变量信息,了解其中各个状态变量影响的组件范围。
工具的使用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设备上打开组件所在页面。
2、获取应用的窗口Id。
3、基于应用窗口Id获取应用的自定义组件树,找到目标组件和它的节点Id。
4、根据上一步获取的组件节点Id获取组件拥有的状态变量信息。
5、找到目标状态变量,查看它影响的组件范围。
在明确目标组件包含的状态变量和变量影响的组件刷新范围后,开发者可以根据需求分析是否存在状态变量的不合理使用,并对相应代码分析和优化。
场景示例
下面通过一个点击按钮更改状态变量引起组件刷新的场景示例,为开发者提供工具的实践指导。场景示例仅展示部分关键代码。
在以下代码中,创建了自定义组件ComponentA、SpecialImage,每个组件都拥有一些状态变量和UI组件。组件ComponentA中存在Move和Scale两个按钮,在按钮的点击回调中改变状态变量的值刷新相应的组件。
// 常量声明
// ...
// 样式属性类
class UIStyle {
public translateX: number = 0;
public translateY: number = 0;
public scaleX: number = 0.3;
public scaleY: number = 0.3;
}
@Component
struct ComponentA {
@Link uiStyle: UIStyle; // uiStyle的属性被多个组件使用
build() {
Column() {
// 使用状态变量的组件
SpecialImage({ specialImageUiStyle: this.uiStyle })
Stack() {
Column() {
Image($r('app.media.icon'))
.scale({
x: this.uiStyle.scaleX,
y: this.uiStyle.scaleY
})
}
Stack() {
Text('Hello World')
}
}
.translate({
x: this.uiStyle.translateX,
y: this.uiStyle.translateY
})
// 通过按钮点击回调修改状态变量的值,引起相应的组件刷新
Column() {
Button('Move')
.onClick(() => {
animateTo({ duration: animationDuration }, () => {
this.uiStyle.translateY = (this.uiStyle.translateY + translateYChangeValue) % translateYChangeRange;
})
})
Button('Scale')
.onClick(() => {
this.uiStyle.scaleX = (this.uiStyle.scaleX + scaleXChangeValue) % scaleXChangeRange;
})
}
}
}
}
@Component
struct SpecialImage {
@Link specialImageUiS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