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B 是引导装入器 -- 它负责装入内核并引导 Linux 系统。GRUB 可以引导多种操作系统,如Linux、 DOS、 Windows 。
GRUB共分为三个阶段:stage1主要负责BIOS和GRUB之间的交接,载入存放于各个分区中的开机文件;stage1.5是连接stage1和stage2之间的通道,起着过渡的作用,负责识别stage2所在/boot分区的文件系统,以便进入stage2;stage2是grub的核心部分,在这个阶段完成加载内核、加载根文件系统驱动、挂载根等工作。
1 破坏grub第1阶段
如图所示,用hexdump命令查看/dev/sda的mbr,即/dev/sda的前512个字节。mbr的前446个字节保存了与启动相关的信息,即grub的第一阶段。
使用dd命令将mbr的前446个字节清0,dd命令用指定大小的块拷贝一个文件,并在拷贝的同时进行指定的转换:
if=[STDIN],即输入设备或文件
of=[STDOUT] ,即输出设备或文件
bs指定每个块的大小,默认以字节为单位
count指定块的个数
skip指定跳过多少个块之后再输入
seek指定跳过多少个块之后再输出
dd if=/dev/zero of=/dev/sda bs=1 count=512表示用0设备将/dev/sda的前512个字节覆盖,即清0。
清0后用hexdump命令确认,如上图,前446个字节已全部为0,清0后重启。
由于破坏了第一阶段需要用到的mbr前446个字节,所以系统认为硬盘已经不具备引导功能了,就不用硬盘启动了,而是直接进入到光盘启动界面。为了修复被破坏的第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