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1:数据成员的对齐规则(以最大的类型字节为单位)。
结构体(struct)的数据成员,第一个数据成员放在offset为0的地方,以后每个数据成员存放在offset为该数据成员大小的整数倍的地方(比如int在32位机为4字节,则要从4的整数倍地址开始存储)
原则2:结构体作为成员的对齐规则。
如果一个结构体B里嵌套另一个结构体A,则结构体A应从offset为A内部最大成员的整数倍的地方开始存储。(struct B里存有struct A,A里有char,int,double等成员,那A应该从8的整数倍开始存储。),结构体A中的成员的对齐规则仍满足原则1、原则2。
注意:
1. 结构体A所占的大小为该结构体成员内部最大元素的整数倍,不足补齐。
2. 不是直接将结构体A的成员直接移动到结构体B中
原则3:收尾工作
结构体的总大小,也就是sizeof的结果,必须是其内部最大成员的整数倍,不足的要补齐。
///1
struct<
{
int a;
short b;
}A;
//对齐单位为 4 个字节
//偏移量:
a: 4*0 = 0
b: 2*2 = 4

sizeof(A) = 8;
/2
struct
{
int a;
char b;
short c;
}A;
//对齐单位 4 个字节
sizeof(A) = 8;
a: 4*0 = 0
b: 1*4 = 4
c: 2*3 = 6

/3
struct
{
char b;
int a;
short c;
}A;
sizeof(A) = 12;
b: 1*0 = 0
a: 4*1 = 4
c: 2*4 = 8
/4
struct A
{
int a;
double b;
float c;
};
struct
{
char e[2];
int f;
double g;
short h;
struct Ai;
}B;
//对齐单位 8 个字节
sizeof(B) = 48;
//普通成员偏移量
e: 1*0 = 0
f: 4*1 = 4
g: 8*1 = 8
h: 2*8 = 16
结构体起点坐标:
8*3 = 24
//结构体成员偏移量
a: 24 + 4*0 = 24
b: 24 + 8*1 = 32
c: 24 + 4*4 = 40
/5
struct A
{
int a;
double b;
float c;
};
struct
{
char e[2];
int f;
Int g;
short h;
struct Ai;
}B;
//对齐单位 8 个字节
sizeof(B) = 40
//普通成员偏移量
e: 2*0 = 0
f: 4*1 = 4
g: 4*2 = 8
h: 2*6 = 12
结构体起点坐标:
8*2 = 16
//结构体成员偏移量
a: 16 + 4*0 = 16
b: 16 + 8*1 = 24
c: 16 + 4*4 = 32/6
struct A
{
char e;
short f;
};
struct
{
int a;
char b;
struct A c;
char d;
}B;
sizeof(B) = 12;
a: 4*0 = 0;
b: 1*4 = 4;
结构体起点坐标:
2*3 = 6
e: 6+1*0 = 6
f: 6+2*1 = 8
d: 1*10 = 10

/7
struct A
{
int e;
short f;
};
struct
{
int a;
char b;
struct A c;
short d;
}B;
sizeof(B) = 20;
a: 4*0 = 0
b: 1*4 = 4
结构体起点:
4*2 = 8
e: 8 + 4*0 = 8
f: 8 + 2*2 = 12 //结构体A所占的大小为该结构体成员内部最大元素的整数倍,不足补齐。
d: 2*8 = 16

使用位域的主要目的是压缩存储,其大致规则为:
1) 一个位域必须存储在同一个字节中,不能跨两个字节。如一个字节所剩空间不够存放另一位域时,应从下一单元起存放该位域。
2) 如果相邻位域字段的类型相同,且其位宽之和小于类型的sizeof大小,则后面的字段将紧邻前一个字段存储,直到不能容纳为止;
3) 如果相邻位域字段的类型相同,但其位宽之和大于类型的sizeof大小,则后面的字段将从新的存储单元开始,其偏移量为其类型大小的整数倍;
4) 如果相邻的位域字段的类型不同,则各编译器的具体实现有差异,VC6采取不压缩方式,Dev-C++和gcc采取压缩方式;
5) 如果位域字段之间穿插着非位域字段,则不进行压缩;
6) 整个结构体的总大小为最宽基本类型成员大小的整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