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输出结果
async function async1() {
console.log("async1 start");
await async2();
console.log("async1 end");
}
async function async2() {
console.log("async2");
}
async1();
console.log('start')
输出结果如下:
async1 start
async2
start
async1 end
代码的执行过程如下:
- 首先执行函数中的同步代码
async1 start
,之后遇到了await
,它会阻塞async1
后面代码的执行,因此会先去执行async2
中的同步代码async2
,然后跳出async1
; - 跳出
async1
函数后,执行同步代码start
; - 在一轮宏任务全部执行完之后,再来执行
await
后面的内容async1 end
。
这里可以理解为await后面的语句相当于放到了new Promise中,下一行及之后的语句相当于放在Promise.then中。
什么是 JavaScript 中的包装类型?
在 JavaScript 中,基本类型是没有属性和方法的,但是为了便于操作基本类型的值,在调用基本类型的属性或方法时 JavaScript 会在后台隐式地将基本类型的值转换为对象,如:
const a = "abc";
a.length; // 3
a.toUpperCase(); // "ABC"
在访问'abc'.length
时,JavaScript 将'abc'
在后台转换成String('abc')
,然后再访问其length
属性。
JavaScript也可以使用Object
函数显式地将基本类型转换为包装类型:
var a = 'abc'
Object(a) // String {"abc"}
也可以使用valueOf
方法将包装类型倒转成基本类型:
var a = 'abc'
var b = Object(a)
var c = b.valueOf() // 'abc'
看看如下代码会打印出什么:
var a = new Boolean( false );
if (!a) {
console.log( "Oops" ); // never runs
}
答案是什么都不会打印,因为虽然包裹的基本类型是false
,但是false
被包裹成包装类型后就成了对象,所以其非值为false
,所以循环体中的内容不会运行。
DNS同时使用TCP和UDP协议?
DNS占用53号端口,同时使用TCP和UDP协议。 (1)在区域传输的时候使用TCP协议
- 辅域名服务器会定时(一般3小时)向主域名服务器进行查询以便了解数据是否有变动。如有变动,会执行一次区域传送,进行数据同步。区域传送使用TCP而不是UDP,因为数据同步传送的数据量比一个请求应答的数据量要多得多。
- TCP是一种可靠连接,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在域名解析的时候使用UDP协议
- 客户端向DNS服务器查询域名,一般返回的内容都不超过512字节,用UDP传输即可。不用经过三次握手,这样DNS服务器负载更低,响应更快。理论上说,客户端也可以指定向DNS服务器查询时用TCP,但事实上,很多DNS服务器进行配置的时候,仅支持UDP查询包。
escape、encodeURI、encodeURIComponent 的区别
- encodeURI 是对整个 URI 进行转义,将 URI 中的非法字符转换为合法字符,所以对于一些在 URI 中有特殊意义的字符不会进行转义。
- encodeURIComponent 是对 URI 的组成部分进行转义,所以一些特殊字符也会得到转义。
- escape 和 encodeURI 的作用相同,不过它们对于 unicode 编码为 0xff 之外字符的时候会有区别,escape 是直接在字符的 unicode 编码前加上 %u,而 encodeURI 首先会将字符转换为 UTF-8 的格式,再在每个字节前加上 %。
代码输出问题
window.number = 2;
var obj = {
number: 3,
db1: (function(){
console.log(this);
this.number *= 4;
return function(){
console.log(this);
this.number *= 5;
}
})()
}
var db1 = obj.db1;
db1();
obj.db1();
console.log(obj.number); // 15
console.log(window.number); // 40
这道题目看清起来有点乱,但是实际上是考察this指向的:
- 执行db1()时,this指向全局作用域,所以window.number * 4 = 8,然后执行匿名函数, 所以window.number * 5 = 40;
- 执行obj.db1();时,this指向obj对象,执行匿名函数,所以obj.numer * 5 = 15。
对HTML语义化的理解
语义化是指根据内容的结构化(内容语义化),选择合适的标签(代码语义化)。通俗来讲就是用正确的标签做正确的事情。
语义化的优点如下:
- 对机器友好,带有语义的文字表现力丰富,更适合搜索引擎的爬虫爬取有效信息,有利于SEO。除此之外,语义类还支持读屏软件,根据文章可以自动生成目录;
- 对开发者友好,使用语义类标签增强了可读性,结构更加清晰,开发者能清晰的看出网页的结构,便于团队的开发与维护。
常见的语义化标签:
<header></header> 头部
<nav></nav> 导航栏
<section></section> 区块(有语义化的div)
<main></main> 主要区域
<article></article> 主要内容
<aside></aside> 侧边栏
<footer></footer> 底部
什么是margin重叠问题?如何解决?
问题描述: 两个块级元素的上外边距和下外边距可能会合并(折叠)为一个外边距,其大小会取其中外边距值大的那个,这种行为就是外边距折叠。需要注意的是,浮动的元素和绝对定位这种脱离文档流的元素的外边距不会折叠。重叠只会出现在垂直方向。
计算原则: 折叠合并后外边距的计算原则如下:
- 如果两者都是正数,那么就去最大者
- 如果是一正一负,就会正值减去负值的绝对值
- 两个都是负值时,用0减去两个中绝对值大的那个
解决办法: 对于折叠的情况,主要有两种:兄弟之间重叠和父子之间重叠 (1)兄弟之间重叠
- 底部元素变为行内盒子:
display: inline-block
- 底部元素设置浮动:
float
- 底部元素的position的值为
absolute/fixed
(2)父子之间重叠
- 父元素加入:
overflow: hidden
- 父元素添加透明边框:
border:1px solid transparent
- 子元素变为行内盒子:
display: inline-block
- 子元素加入浮动属性或定位
为什么0.1+0.2 ! == 0.3,如何让其相等
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
let n1 = 0.1, n2 = 0.2
console.log(n1 + n2) // 0.30000000000000004
这里得到的不是想要的结果,要想等于0.3,就要把它进行转化:
(n1 + n2).toFixed(2) // 注意,toFixed为四舍五入
toFixed(num)
方法可把 Number 四舍五入为指定小数位数的数字。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计算机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存储数据的,所以计算机计算0.1+0.2的时候,实际上是计算的两个数的二进制的和。0.1的二进制是0.0001100110011001100...
(1100循环),0.2的二进制是:0.00110011001100...
(1100循环),这两个数的二进制都是无限循环的数。那JavaScript是如何处理无限循环的二进制小数呢?
一般我们认为数字包括整数和小数,但是在 JavaScript 中只有一种数字类型:Number,它的实现遵循IEEE 754标准,使用64位固定长度来表示,也就是标准的double双精度浮点数。在二进制科学表示法中,双精度浮点数的小数部分最多只能保留52位,再加上前面的1,其实就是保留53位有效数字,剩余的需要舍去,遵从“0舍1入”的原则。
根据这个原则,0.1和0.2的二进制数相加,再转化为十进制数就是:0.30000000000000004
。
下面看一下双精度数是如何保存的:
- 第一部分(蓝色):用来存储符号位(sign),用来区分正负数,0表示正数,占用1位
- 第二部分(绿色):用来存储指数(exponent),占用11位
- 第三部分(红色):用来存储小数(fraction),占用52位
对于0.1,它的二进制为:
0.0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 10011...
转为科学计数法(科学计数法的结果就是浮点数):
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2^-4
可以看出0.1的符号位为0,指数位为-4,小数位为:
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
那么问题又来了,指数位是负数,该如何保存呢?
IEEE标准规定了一个偏移量,对于指数部分,每次都加这个偏移量进行保存,这样即使指数是负数,那么加上这个偏移量也就是正数了。由于JavaScript的数字是双精度数,这里就以双精度数为例,它的指数部分为11位,能表示的范围就是0~2047,IEEE固定双精度数的偏移量为1023。
- 当指数位不全是0也不全是1时(规格化的数值),IEEE规定,阶码计算公式为 e-Bias。 此时e最小值是1,则1-1023= -1022,e最大值是2046,则2046-1023=1023,可以看到,这种情况下取值范围是
-1022~1013
。 - 当指数位全部是0的时候(非规格化的数值),IEEE规定,阶码的计算公式为1-Bias,即1-1023= -1022。
- 当指数位全部是1的时候(特殊值),IEEE规定这个浮点数可用来表示3个特殊值,分别是正无穷,负无穷,NaN。 具体的,小数位不为0的时候表示NaN;小数位为0时,当符号位s=0时表示正无穷,s=1时候表示负无穷。
对于上面的0.1的指数位为-4,-4+1023 = 1019 转化为二进制就是:1111111011
.
所以,0.1表示为:
0 1111111011 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1001
说了这么多,是时候该最开始的问题了,如何实现0.1+0.2=0.3呢?
对于这个问题,一个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设置一个误差范围,通常称为“机器精度”。对JavaScript来说,这个值通常为2-52,在ES6中,提供了Number.EPSILON
属性,而它的值就是2-52,只要判断0.1+0.2-0.3
是否小于Number.EPSILON
,如果小于,就可以判断为0.1+0.2 ===0.3
function numberepsilon(arg1,arg2){
return Math.a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