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行业,一直讲一句话,拼到最后都拼的是“内功”,而内功往往就是指我们处理问题的思路、经验、想法,而对于开发者来说,甚至对于产品也一样,都离不开一个“宝典”,就是设计模式。今天我们一起借助Android源码去探索一下迭代器模式的优缺点,以及它所想要去解决的问题。同时结合我工作经验中的一个小例子,来总结实践一下。
1.背景&定义
理解:
迭代器模式是行为型设计模式的一种。日常研发过程中,我们一般会说版本迭代,代表的是版本的顺序增长。还有一个字“器”,器一般是指工具,所以“迭代器”这个词从整体看,就是提供了一种迭代的工具。问题来了,工具是给谁来使用的,java中有集合的概念,例如:List、hashmap、vendor、array。看来,迭代器应该是给这些集合类提供的一种统一的、顺序访问其中元素的方法。
这种模式用于顺序访问集合对象的元素,不需要知道集合对象的底层表示。
之前我们说到过,如何区分一个模式,是结构型设计模式,还是行为型设计模式。其实很简单。
结构型设计模式,是类与对象的组合,从而形成更大的结构,例如:适配器模式是为了将某个对象或者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