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验:
新的函数中,部分功能之前已经有其他函数实现的,直接调用该函数实现,只需剩下的没有实现的部分。
历史趋势图 hopeview和hopefarm的内核都是同一个,只是读出数据来 之后的处理不同。间接调用了内核方法(被代理)。
1.1 定义
给目标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目标对象的引用
- 代理对象:起到中介作用,连接客户端和目标对象
- 例子:电脑桌面的快捷方式。电脑对某个程序提供一个快捷方式(代理对象),快捷方式连接客户端和程序,客户端通过操作快捷方式就可以操作那个程序
1.2 主要作用
通过引入代理对象的方式来间接访问目标对象
1.3 解决的问题
防止直接访问目标对象给系统带来的不必要复杂性。
2. 模式原理
2.1 UML类图 & 组成
2.2 实例讲解
接下来我用一个实例来对代理模式进行更深一步的介绍。
a. 实例概况
- 背景:小成希望买一台最新的顶配Mac电脑
- 冲突:国内还没上,只有美国才有
- 解决方案:寻找代购进行购买
代购(代理对象) 代替 我(真实对象) 去买Mac(间接访问的操作)
b. 使用步骤
步骤1: 创建抽象对象接口(Subject):声明你(真实对象)需要让代购(代理对象)帮忙做的事(买Mac)
#include <iostream>
class Subject {
public:
virtual void buyMac() = 0; // 纯虚函数
virtual ~Subject() {} // 虚析构函数
};
步骤2: 创建真实对象类(RealSubject),即”我“
class RealSubject : public Subject {
public:
void buyMac() override {
std::cout << "买一台Mac" << std::endl;
}
};
步骤3:创建代理对象类(Proxy),即”代购“,并通过代理类创建真实对象实例并访问其方法
class Proxy : public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 持有真实对象的指针
public:
Proxy() : realSubject(new RealSubject()) {}
~Proxy() {
delete realSubject; // 释放真实对象
}
void buyMac() override {
// 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进行代理购买Mac
realSubject->buyMac();
// 代理对象额外的操作
wrapMac();
}
void wrapMac() {
std::cout << "用盒子包装好Mac" << std::endl;
}
};
步骤4:客户端调用
int main() {
Subject* proxy = new Proxy();
proxy->buyMac();
delete proxy; // 释放代理对象
return 0;
}
结果输出
买一台Mac
用盒子包装好Mac
通过上述这个常见的生活例子,我相信你已经完全明白了代理模式的原理了!!
3. 优缺点
在全面解析完代理模式后,我来分析下其优缺点:
3.1 优点
- 协调调用者和被调用者,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 代理对象作为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起到了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3.2 缺点
- 由于在客户端和真实主题之间增加了代理对象,因此会造成请求的处理速度变慢;
- 实现代理模式需要额外的工作(有些代理模式的实现非常复杂),从而增加了系统实现的复杂度。
4. 应用场景
5. 总结
- 本文主要对代理模式进行了全面介绍
- 接下来我会对每种设计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欢迎关注Carson_Ho的简书,不定期分享关于安卓开发的干货,追求短、平、快,但却不缺深度。
作者:Carson带你学安卓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8aa6851e0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