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类目体系(面向业务的数据资产设计方法论)-读书笔记3

本文是关于数据资产设计方法论的读书笔记,重点介绍了标签类目体系在数据中台的作用,强调数据资产的可复用性、面向业务的可理解和数据价值的可衡量。通过标签,数据资源得以快速响应业务需求,促进业务与数据的紧密连接,推动数据资产的业务导向和商品化,从而实现数据价值的衡量和分配。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第3章 义:3点产生必要

1、数据资产可复用

标签类目体系是中台概念的核心落地点。

1.1 前台、中台、后台三者之间的关系

企业的业务库、信息库、资源库等就是企业的后台,前台由业务、应用等组成。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消费者诉求的转变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前台业务形态逐渐向场景化、灵活化、精细化转变。前台和后台之间的某些属性是相矛盾的:

  • 前台要灵活,后台要稳定;
  • 前台要连接打通,后台资源有时天然打不通;
  • 前台越拆越小,要的是速度,因此是小前台;后台越建越大,要的是全面,因此叫大后台;

前台和后天需要需要一个中台来承接、消弭它们之间的差异。

1.2 数据中台的两大要义

  • 在底层数据打通后,把经常用到的数据资源提炼、沉淀下来放在中台。中台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完成前台业务对后台资源的快速调用、快速试错。标签作为可复用的数据资产的最佳载体,是数据中台理念的落地核心。
  • 前台业务调用数据资源时中台能快速响应、无缝连接。

2、面向业务可理解

2.1 需要更具价值的数据资产

  • 企业需要找到一种更具价值(能让业务用起来,帮助业务人员解决问题)的数据资产建设办法,把数据资产封装成业务人员能理解的形态是后续资产价值比的必要前提。标签类目体系方法论通过“标签”这种载体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业务人员能理解的资产形态。业务人员可通过标签的定义、逻辑、值字典、常见应用类型、使用效果等纬度来全面简单地理解数据资产。
  • 在工具平台打造得非常顺畅和智能后,业务人员可在一天内完成标签的申请到使用。在标签使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删除原有标签,同样在一天内生效。此时业务部门对数据的使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