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器语言
- 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集合
- 机器指就是一台机器可以正确执
的命令 - 电子计算机机器指令是一列二进制数字
2.汇编语言的产生
- 汇编语的主体是汇编指令
在汇编中,默认是右到左执行
寄存器:就是CPU中可以存储数据的器件,一个CPU中油多个寄存器
3.汇编语言的组成
- 汇编指令(机器码的助记有对应的机器码)
- 伪指令(由编译器执行,没有对应的机器码,由编译器执行,计算机不执行)
- 其他符号(由编译器识别,没有对应的机器码,如+、-、*、/等)
4.存储器
-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控制整计算机的运作并进行运算
-
指令和数据在存储器中存放,也就是内存
5.指令和数据
- 指令和数据是应用上概念
- 再内或磁盘上,指令和数据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二进制信息
- CPU在工作时有时候吧信息看作指令,有时候看数据
6.存储单元
存储器被划分为若干个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从0开始顺序编号
对于大容量的存储器一般还用以下单位来计量容量(以下用B来代表Byte)
- Byte = 8bit
- 1KB = 1024B
- 1MB = 1024KB
- 1Gb = 1024MB
- 1Tb = 1024Gb
7.CPU对存储器的读写
CPU想要进行数据的人读写,必须和外部器件(芯片)进行三类信息的交互:
- 存储单元的地址(地址信息)
- 器件的选择,读或写命令(控制信息)
- 读或写的数据(数据信息)
CPU传输地址、数据、控制信号存储到芯片中的方式
- 电子计算机能处理、传输的信息都是电信号
- 电信号使用导线传送
在计算机中连接CPU和其他芯片的导线,通常称为总线
- 物理上:一根根导线的集合
- 逻辑上划分为
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8.地址总线
- CPU通过地址总线来指定存储单元
- 地址总线上能传送多少个不同的信息,CPU就可以对多少个存储单元进行寻址
- 一个地址总线索引一个地址单元,一个地址单元室一个字节
- 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9.数据总线
- CPU对内存或其它器件之间的数据传送是通过数据总线来进行的
- 数据总线宽度决定了CPU和外界的数据传送速度
- 8根数据总线一次可以传送8位二进制数(即一个字节)
10.控制总线
- 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总线来进行的
- 控制总线是个总称,控制总线是一些不同控制线的集合
- 有多少根控制总线,就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多少总控制
- 控制总线的宽度决定了CPU对外部器件的控制能力
11.内存地址空间(概述)
- 内存地址空间由内存单元组成
12.主板
- 主板上的核心器件和主要器件通过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相连
13.接口卡
- 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可用程序控制其工作的的设备,必须受到CPU的控制
- CPU对外部设备不能直接控制,如显示器、音箱等,直接控制这些设备的是插在扩展插槽上的接口卡
- 扩展插槽通过总线和CPU相连,即接口卡通过总线和CPU相连
- CPU可以直接控制接口卡从而实现对外设备的控制(间接控制)
14.各类存储芯片
- 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随机存储器
用于存放供CPU使用的绝大部分程序和数据,主随机存储器由两个位置上的RAM组成,装在主板上RAM和插在扩展插槽上的RAM
装有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ROM
BIOS是由主板和各类接口卡厂商提供的软件系统,可以通过它利用该硬件设备进行最基本的输入输出。在主板和某些接口卡上插有存储相应的BIOS的ROM。例如,主板上的ROM中储存着主板的BIOS(通常称为系统BIOS);显卡上的ROM中储存着显卡的BIOS;如果网卡上装有ROM,那其中就可以储存网卡的BIOS。
接口卡上的RAM
某些接口卡需要对大批量输入、输出数据进行暂时的储存,在其上装有RAM。最典型的是显卡上的RAM,一般称为显存。显示卡随时将显存中的数据向显示器上输出(我们将需要显示的内容写入显存,就会出现在显示器上)
15.内存地址空间
- 地址空间的大小受CPU总线宽度的限制
- 对于CPU来说,系统中所有的存储器都处于一个统一的逻辑存储器中,它的容量受CPU寻址能力的限制
- 这个存储器即是我们所说的内存地址空间